坚持政治立场,迅速落实
文明委领导,加强顶层设计中央文明办在打赢防疫战中作出有针对性的精神文明教育部署后,市文明委高度重视。市委书记首先做出了重要指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号召市宣传部、市文明办的同志们立即开展专题调研,优化顶层设计,立足宣传教育,潜移默化地实施。2月7日,全省率先发布了《打赢疫情防控战有针对性精神文明教育实施方案》,引导全市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力开展精神文明教育。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开展积极的宣传教育各级媒体将设立专栏,宣传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充分报道全市各部门联合防控措施的成效,加强传染病防治法宣传教育,回应群众关切,引导群众增强信心、坚定信心。
2年26日,廊坊市30例新诊断肺炎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图为最后一名出院的病人和医护人员。
坚持抓事实、抓细节,加强防疫知识的宣传教育。
受到新媒体的推动。利用文明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多角度、全天候传播疫情防控科普知识,引导基层群众科学理性对待疫情,克服恐惧,不散布谣言,不相信谣言,不散布谣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社会载体驱动制作防疫和控制公共服务广告、H5视频,使用大屏幕在市区各县连续滚动播放通过广告牌、普通纸、海报、便携式音箱等方式在社区宣传普及防疫知识。在农村,利用“大喇叭”、“小板凳”等形式的宣传工具进行无缝、灌输和多角度的宣传。普通纸的分发、海报的张贴、横幅的悬挂和宣传车辆的派遣创造了一种全面的宣传气氛。促进文学艺术宣传该市的文学和艺术志愿者被动员起来创作关于战争流行病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优秀的艺术作品在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颤栗、喜玛拉雅等客户中得到介绍和广泛传播。《我只想你好》被《学习的力量》选为歌曲,《牵手天地》在河北板块出版
大厂县“充满爱心”慈善救济协会新时代文明实践单位志愿者走访农村健康筛查点,送去消毒水等爱心物资。
开展道德实践、文化时代新风
深入教育活动改变习俗市委宣传部和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发出“倡导文明新做法,帮助防控疫情”倡议。全市各乡镇成立了3000多个宣传小组,劝说村民推迟结婚和丧葬事宜,并为所有群体的预防和治疗建立严密的防线。开展防疫志愿服务市政府办公室和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提出建议,引导和动员全市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服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指挥,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全市约20万志愿者迅速参加了疫情防控战,配合非财产性居民区和乡村街道防控,编织了密集的疫情防控网络。开展“奉献给奉献者”行动全市共有800多个关爱组织和人群与1000多名一线医务人员和一线防控人员组成了帮扶对子,为一线医务人员和一线防控人员的家属提供服务,帮助购买生活必需品,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营造互助和邻里守望的温馨氛围。
陈玉兰同志荣获第四届“廊坊最美丽的人”奖杯和证书
,展示了道德力量,凝聚了精神力量
,调动了社会力量奉献爱心疫情爆发后,廊坊市各种爱心组织迅速动员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支持疫情防控。全市的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响应号召,伸出援手,热情捐赠款物。选择抗疫树,树立仁爱之心以选择抗疫典型树木为重要切入点,推进工作,开展了“防疫卫士、廊坊好人”、“防疫先锋、廊坊模范”和“防疫最美廊坊人”推介会和鉴定活动。在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时期,市文明委首次将陈玉兰医生评为第四位“廊坊最美丽的人”。在典型的激励下,17名医务人员提交了入党申请书,1500多名医务人员自愿报名支持武汉市防疫医疗队,10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自愿到社区和街道村参加防疫工作。讲述好战的流行病故事能温暖人心。以“廊坊抗疫好故事”为主题,深入挖掘宣传抗疫一线的好故事、好榜样,推出“廊坊抗疫英雄谱”,聚焦廊坊医务人员勇往直前、基层干部履职、社会各界奉献爱心的感人故事。
廊坊市第十三小学以1000首颂歌和10000只纸鹤一起祈祷为主题,开展了“童心大战”和“疫病”主题活动,
加强了示范和指导,
文明单位共同抗击疫病,积极结对包装全市共有300多个文明单位参加结对活动,组织5000名党员加入党员先锋队,快速向社会报告,争创防疫第一线,开展防疫调查和防控,有效解决了社区人员少、覆盖面大的问题。文明村镇努力做好防疫示范各级文明乡镇发挥了示范作用,争做疫情防控的排头兵,带头遵守疫情防控要求,严格防范死亡,狠抓调查工作,控制人员出入境,阻断疫情蔓延,为乡镇疫情防控构筑了坚实的屏障。各级文明村镇未发现任何病例或疑似病例。文明校园积极承担防疫宣传责任各级文明学校通过“小手、大手抗击疫情”活动,参与防疫知识的宣传。各级心理咨询室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心理咨询。自河北省对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提供对口支援以来,廊坊市各级文明学校采取积极行动,通过自制防疫版思维导图、宣传防疫知识、创作儿歌等方式,帮助神农架防控疫病。(廊坊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