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中旬以来,在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允许下,中国陆续开始对新发肺炎患者的遗体进行尸检。最近,第一例新诊断肺炎的尸检报告发表了。总行记者采访了主持首例新诊断肺炎死者尸检的刘亮教授。该报告包含哪些重要信息?首先,新冠状肺炎的病理变化与非典相似,有其自身的特点。刘亮教授说,新冠状肺炎的病理变化与“非典”相似,各有特点。从目前的病理结果来看,在一些死者的肺部切片上可以看到粘液分泌物,他认为这是临床治疗中需要警惕的地方。刘亮说,新皇冠肺炎患者的症状不像普通感冒、流鼻涕等症状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解剖学发现,这些患者肺部的分泌物是粘稠的,在较深的气道中,如果在早期没有发现,并且没有进行靶向治疗,治疗可能会适得其反。此外,刘亮说,正常的肺部含有空气,感觉像海绵,但肺部感染了新的冠状病毒,感觉它们已经发生了变化,被其他东西所取代。
2。收集更多的信息可以使治疗更有针对性。刘亮表示,由于系统尸检提供的完整病理数据持续缺乏,研究者无法准确判断疾病发病机制、器官损害等的影响。通过尸检,我们可以了解这种病变是什么样的,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病灶是一个怕水的士兵,我就把水弄过去,如果你怕火,我就把火弄过去"
3。最终结论需要结合病理结果和临床经验
在2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王桂强介绍,目前11例患者的病理解剖初步结果可显示痰堵、肺部病变和部分血栓形成,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价值。王桂强说,从大体标本到组织病理再到分子病理学,以及病因学的分布等,病理解剖学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简单的病理结果只能从病理上看到,必须根据临床经验做出综合判断,包括患者的基本疾病、既往情况等。在得出最终结论之前,包括死亡原因是否是冠状病毒感染或基础疾病,或炎性因子风暴等。这些数据将很快公布,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