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肺炎疫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生在中国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我们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越多,就越需要稳定农业,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的安全。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也是确保今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
虽然疫情给一些地区的粮食流通和春耕生产带来了一些困难,但总的来说,春耕生产运行正常,各地备荒工作没有出现重大问题。然而,以农业为重点抓粮食的“绳子”一点也不能放松。要全力组织春耕生产,为打赢防疫战争、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持。
1。疫情对我国粮食生产的直接影响
(1)水稻:部分产区还是受影响广西不同地区的播种期为2月下旬至4月上旬,而广东的播种期为2月中旬至3月中旬。湖南和湖北都在3月底开始播种,预计受影响较小。如果疫情能在3月底得到很好的控制,预计主要早稻产区受疫情影响的面积将会很小。东北地区
水稻浸种始于3月下旬,移栽始于4月上旬。前水稻种子需要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才能释放到主生产主体。理论上,有关部门应在2月20日前后完成水稻种子的发布。从疫情和实际生产情况来看,部分地区一季稻播种受到影响。
(2)小麦:冬小麦主产区受疫情影响较小二月是冬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由于小麦产区大多是开放和通风良好的,绝大多数农民可以在田间管理,大型粮食生产者也纷纷开始田间管理。在疫情严重的地区,如河南的信阳和南阳,大规模的粮农被限制进行跨地区经营,但总体比例不大。至于农业原料的供应,尿素是目前春季使用的主要肥料。目前,库存相对充足,农业原料的供应在短期内不是大问题。此外,近年来,中国小麦保持了相对平衡的状态,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在单位产量稳定的情况下,今年的小麦供应可以得到有效保证。此外,春小麦的播种期通常在3月至4月,影响不大。
(3)玉米:疫情不会对种子玉米播种产生太大影响。从区域分布来看,东北地区玉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3%左右,黄淮海地区玉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7%左右,西南和西北地区各占全国总产量的10%左右其中,目前西南地区从2月中下旬开始进入春播期,但该地区占玉米总产量的比例不大。中国东北玉米的播种期为4月中下旬至5月初。种子、化肥和杀虫剂的供应是可能影响疫情的主要环节。夏玉米占黄淮海地区的90%,播期在6月,总体影响不大。
(4)大豆:疫情对今年大豆生产影响不大中国大豆产区大致可分为东北春大豆产区、黄淮流域夏大豆产区和南方大豆复合种植区其中,东北春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可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东北大豆的播种期通常在4月下旬,2-3月为准备期。如果疫情在4月得到有效控制,预计大豆种植成本不会大幅增加,种植面积也不会大幅减少。
2、疫情对我国粮食生产的间接影响
(1)农业物资的短缺和运输的阻碍已得到初步缓解,市场相对稳定,现阶段供应基本得到保证
农民购买化肥的困难目前得到有效缓解针对节后农资运输受阻的难题,各级涉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确保下游农资的正常运输。据了解,许多地方已经解决了农资运输问题。此外,农业市场相对稳定。虽然疫情在短期内对化肥行业的供应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同时,由于疫情的影响,一些农民对化肥的需求有所延迟,农资价格也没有大幅波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与1月份相比,2月中旬尿素、复合肥和农药的价格分别上涨了0.5%、0%和3%。
但值得注意的是,疫情集中的湖北省是中国主要化肥生产省份之一2019年,湖北省化肥产量60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2.3%,其中磷肥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居全国第二位。合成铵占全国总产量的7%,居全国第四位。受疫情防控影响,湖北省化肥利用率较春节前明显下降。据中信证券调查,截至2月24日,磷酸一铵利用率为37%,磷酸二铵利用率为56%磷肥价格大幅上涨,可能导致复合肥市场价格上涨。通过全国各地农业部门的努力,农资运输已经恢复,但疫情严重的地区仍存在困难。
(2)粮食加工业受原料供应和停产影响很大在疫情防控之初,全国各地的农民工都受到了再就业的限制,食品原料的供应难以及时补充,导致一些食品加工企业重返工作岗位,生产恢复缓慢。其中,湖北省是中国全价饲料生产和供应最大的省份,其生产能力约占全国全价饲料的40%。湖北的饲料生产和供应能力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国肉类生产和供应。此外,75%的医用酒精作为防疫消毒的重要原料,短期需求较大,而玉米是酒精、胶囊等医疗用品的重要原料。尽管全国各地的玉米加工企业开始恢复生产,但由于许多地方物流停工的影响,一些玉米原料难以及时补齐,运输压力较大,一些财力薄弱的企业开始主动限制生产甚至停产。
3,政策建议
(1)把握粮食支持政策改革与鼓励粮食生产政策之间的平衡建议推迟粮食收储体制改革,适时启动临时收储。在优势产区,完善对玉米生产者的补贴政策继续发挥农业信用担保贷款帮助大型粮食生产企业渡过难关的作用,促进粮食收储企业与合作社和大型粮食生产企业的有效对接,提高大型粮食生产企业的积极性。
(2)加快农业保险“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增加产品”以防控疫情风险为出发点,增强农业保险的作用。增加农业保险覆盖面,根据物化成本、人工成本、土地流转成本、农产品收入等动态调整农业保险覆盖面。从今年开始,粮食主产区小麦、玉米和水稻生产成本保险将实行普遍补贴制度。与此同时,基本费用保险将增加更高水平的补充保险,农民将自愿选择购买。
(3)高度关注国际食品市场波动新的冠状肺炎疫情显示出全球蔓延的趋势,预计将干扰国际食品市场。自2019年12月以来,国际市场的食品价格一直处于高位。联合国粮农组织2020年1月发布的食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2.8%,达到2018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4)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要抓紧组织湖北省农业生产企业恢复生产。按照分区分级准确复工生产的原则,促进湖北磷矿和化肥生产企业复工生产,恢复农业生产秩序。地方政府应具体落实相关企业在原材料和产品运输方面的问题和需求
(朱新凯,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田晓辉,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