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继续做好疫情监测工作
继续加强疫情监测,全面落实首诊负责制,进一步加强发热门诊预检分诊,鼓励单位和个人发现和报告相关病例和疫情,不断增强疫情监测的高灵敏度建立健全与省教育厅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落实信息交流和互动措施,及时推进疫情动态,更加科学准确地做好防控和处置工作,为全面推进全省疫情防控和春晚开学提供决策依据。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坚持推进边境工作,积极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加强师生健康管理,坚决落实好返校前的触卸关、入学当天的检查关和正常上课期间的日常监控关,落实好教师和学生的早检查、下午检查、因病缺勤登记、“每日报告”和“零报告”等制度。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并配合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和消毒。认真贯彻“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牢牢维护校园秩序稳定,牢牢把握校园疫情防控底线,确保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
2、认真做好预防准备工作,全面落实“严格防止进口”要求
根据《青海省学校新皇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按照“依法科学、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区政策、分级实施”的原则。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认真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制定计划、设置岗位和职责、监测健康、报告疫情、控制人员、改善环境、通风消毒、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材料准备等疫情防控工作和可能发生的疫情应急工作,真正保证应急工作的案例化、规则化、科学化、高效化,有效保障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和开学后师生的健康。
3。依法科学监管,规范有序防控工作
根据省指挥部的工作部署,省卫生委员会抽调了8名具有丰富防控经验和突出能力的专业人员,与省教育厅相关人员组成了防控监管小组,并将其派往8个市(州),督促各市(州)教育系统规范有序开展防控工作。督促和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制定防控计划、落实防控措施、成立防控小组、存放防控材料,组织全面、深入的环境卫生整治和通风消毒工作;防疫人员、经费、物资不落实,内部防疫体系和计划不健全,校园环境不彻底整治,师生健康保护措施不到位,学校不得开课。
4、全面细致的巡回指导,实现对所有学校的全覆盖
省卫生厅和省教育厅共同组建了校园防疫专业指导员队伍,按照县(区)为主体、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所有开学复课的学校进行巡回指导。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六制”的建立、落实和遵守情况(学校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师生早晚检查制度、因病缺课登记和跟踪报告制度、学生不能按时到校和身体异常的证件检查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指导学校做好人员健康管理、场所通风消毒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此外,学校的教师、学生和防治人员应接受基本保护知识和各种预防指南、技术计划和应急计划的培训,以确保指导的全面覆盖,不泄漏一个学校和一个花园,并维持正常的教育和教学秩序。
5、及时科学处置,做好应对可能暴发疫情的准备
省卫生委成立了五个新加冕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指导小组,由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专业消毒、医疗救治、传染病执法监督等业务骨干组成,在学期间随时待命。发生疫情时,各市(州)在当地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按照《青海省学校开学初预防和控制新发肺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立即赶赴现场,指导和配合开展疫情应急工作,做到及时、科学、准确,防止疫情扩散。
6。实施健康卡制度促进师生入学
为了高效有序地推进复课工作,省指挥部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实施复工复学人员健康卡制度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复学人员健康卡制度在青海连续居住14天以上,无发热、持续干咳、疲劳等症状的人员。如果符合相关条件,因复学而需要跨县旅行的人可以在他们所在的村庄(社区)申请健康卡。健康卡和身份证(户口簿)同时使用,有效期为5天。持卡人将在没有隔离和观察的情况下通过该省。健康卡将有效解决健康检查困难和跨县人员反复隔离的问题,极大地方便需要复学的人员,节约防控资源,提高防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