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正在收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北极星水处理网络新闻:日前,深圳发布了《深圳市排水设施运营企业预防和控制新肺炎爆发及复工指引》全文如下:
《深圳市排水设施运营企业新肺炎疫情防控及复工指南》
为有效防控新冠状病毒疫情,确保排水设施运营企业复工生产安全及员工健康, 根据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文件、行业特点和疫情防控进展,依据《深圳市排水设施运营企业复工肺炎疫情防控指南(试行)》制定本指引
风险评估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这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期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的条件下是可能的。最近,专家从粪便和尿液中分离出新的冠状病毒,表明新的冠状病毒具有“粪便-口腔传播”的风险目前,我市大部分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生物处理工艺作为核心工艺,污水处理设施的进水无法消毒。进入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的生活污水中可能含有新型冠状病毒,特别是污水提升泵房、格栅间和沉砂池(特别是曝气沉砂池)等预处理单元以及污水处理设施中的污水转运泵站都是高风险场所。员工通过直接接触、液滴和气溶胶吸入暴露在风险中,如果没有防护措施或防护措施不到位,可能会导致感染。
污水处理设施的出水用于中水回用或水环境补充时,如果出水不能达到相关排放标准,也会带来环境扩散风险。如果新的冠状病毒残留在污泥中,污泥处置过程也有环境风险。
防控目标
确保所有在污水污泥处理处置单位和管网运行维护单位工作的员工不受病毒感染,防止病毒通过污水管网溢出和传播,防止病毒通过污水污泥处理处置设施传播和传播;保证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处理处置单位、污水收集管网等排水设施的正常运行
防治重点
预处理固体废物堆放点、生化系统污水暴露、污泥处理系统、污水收集管网系统、污水泵站、臭气处理系统发热门诊、集中隔离点、定点医院等重点防控区域的排水管网、泵站、污水污泥处理设施,应进一步加强现场和人员控制。
防治措施
1。建立疫情防控体系
防控责任制
疫情防控工作是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各单位要严格落实防疫和安全生产两大责任,成立防疫工作领导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做到认识到位、人员到位、机制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坚决防止和控制疫情进入工厂或办公楼。
疫情报告制度
建立了一日报告制度,各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和报告本单位的疫情防控工作,并于每天17点前向市水务局报告发现发热、咳嗽、疲劳等症状者,应随时报告,并立即采取隔离措施,拨打“120”专线或联系当地医务部门,协助转移人员就医和本单位进行防疫消毒。
封闭管理体系
各单位的厂区或办公楼实行全封闭管理体系。厂区大门应全天关闭。除运输生产防疫所需物资、污泥运输车辆或必要的设备维修人员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根据省、市防疫指挥部的要求,所有返乡人员应在家庭观察期结束后返回工作岗位,且无相关症状。
筛选和登记系统
在工厂入口处,安全人员将手持红外快速温度探测器,测量所有进入工厂的车辆和人员的温度。同时,他们将询问并登记他们以前的旅行历史和联系历史。安全人员应正确佩戴口罩和手套,并保护好自己。体温≥37.3℃或有其他可疑症状的人员不允许进入:如人员在14天内来自疫区,通知120急救车辆将患者转移至指定医院。如果其他地区的人员来深圳,建议他们到最近的发热门诊医院就诊。
应急预案体系
应提前判断掌握本单位的疫情防控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合理确定人员轮班时间表,做好口罩、测温设备、消毒酒精、洗手液、消毒药品等防疫物资的采购储备、发放和管理。,并为各种突发事件做好准备。
2。综合防控措施
合理的班次安排避免交叉感染
每个班次的人员组合应相对固定,以减少不同班次之间的人员接触,降低交叉感染的概率;合理安排团队的工作和休息,确保员工身体健康。在应急预案中,需要考虑当一个班次的疫情要求所有员工离开岗位并被隔离时,其他员工可以代替一个班次的计划,以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稳定正常运行。
安全防护材料库存
为员工提供正确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和护目镜等。
为现场工作人员和水质监测人员提供N95级防护口罩、防水手套、防护口罩等。设置隔离观察室
所有污水、污泥处理处置单位和排水管网运营企业应设置隔离观察室严格按照市防疫指挥部的相关要求,督促返回深圳的工作人员在家中实行自我隔离。对于住在工厂宿舍的人员,应安排一个单间和一个相对独立的房间作为临时隔离场所。
加强办公区域的预防和控制
(1)按照《深圳企业复工致肺炎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和控制指南》保持清洁的办公环境,每天至少3次,每次20-30分钟。同时,对办公建筑、食堂、宿舍、值班室等不同区域应定期消毒,避免过度消毒。
(2)定期对车间门把手、电控柜门、启动按钮、设备盖等正常操作位置进行消毒
(3)需要在远离污水污泥处理工艺的位置设置清洁区,以方便员工休息、吃饭等。各种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员应及时清洗消毒,污染的衣物应在进入清洁区前放入污染区。被污染的衣物应作为传染性医疗废物进行收集和处理。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防疫知识的宣传,引导员工按照国家、省、市防疫指挥部发布的普通家庭、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学校、企业等场所防疫指南,做好居家、旅游、工作和就医过程中的个人和家庭防疫工作。
3。污水处理设施防治措施(包括分散)
加强各工艺段的通风和消毒
(1)进气格栅可增加喷雾消毒装置,定期进行喷雾消毒;
(2)在曝气沉砂池、污泥车间等封闭车间安装强制排风设备和离子送风系统,为室内输送带提供具有消毒功能的新鲜空气,加强气流;
(3)加强生物池、检查井等区域的通风和消毒。如果生物曝气池上有封闭的保温设施,应尽可能配置大型除臭通风设备,以保持曝气池上的空气流动;
(4)在易产生污水飞溅的设备(格栅、砂水分离器、脱水器等)前增加防护罩。);在连续生产
(5)的区域,可增加在线消毒剂喷洒装置。
(6)格栅渣、砂水分离器的砂和撇渣器的浮渣应每天清理,渣和砂的清除过程也应达到全负压、全除臭和全冲洗。对于矿渣和砂石生产车间、装卸场所、运输车辆、除臭封闭内表面增加消毒频率,及时冲洗对于厂内暂时无法处理的泥浆、矿渣和砂,应使用石灰进行消毒和表面封闭处理。
充分利用了在线监控,减少了人工操作。在
(1)流行期间,要加强预防,减少对进水的人工采样检测和预处理段的现场检查,尽可能采用自动取样器、在线检测和视频监控检查。操作人员不应尽可能呆在相对封闭的空间,消毒剂应及时喷洒在排出的格栅渣和砾石上。
(2)在进水泵房、预处理段、污泥脱水段以及取样、操作和检验过程中,现场工作人员和水质监测人员必须穿长袖工作服,戴防水手套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佩戴N95口罩、防水手套、护目镜、安全帽和其他防护用品。必要时戴上防护面罩和防护服。停留时间应控制在半小时以内,以避免与污水和污泥直接接触。
科学检测确保出水达到标准
进水水质检测:
加强了对污水处理设施的进水来源和工艺控制的监控。各工厂需要密切关注消毒过度可能造成的进水余氯和酸碱度异常,加强对出水总氮和总磷指标的监测,必要时增加外部碳源或增加化学药剂的用量,确保生化系统和出水的活性达标。
污泥泥质检测:
(1)应降低生化池污泥浓度的检测频率,并适当降低污泥含水率的检测频率
(2)应密切关注在线污泥浓度,如有异常,及时比对仪器进行检测
出水水质检测:
(3)出水采用紫外线和次氯酸钠双重保险,保证杀菌消毒系统正常运行,余氯浓度为0.3-0.5毫克/升;每天监测一次粪便大肠菌群等指标。如果指标波动,含氯消毒剂的剂量可能会增加。对于承担定点医院医疗污水的污水处理设施,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增加消毒剂用量、消毒频率和出水水质监测频率。加强悬浮物、色度、粪大肠菌群数量、余氯等指标的检测,确保出水符合排放标准
(4)加强污水利用控制。在流行期间,污水作为再生水的利用应该暂停。如果污水被重新用于生态补水,则应在排水口设置警示牌,明确指示接触水体的安全风险。
(5)服务范围内设有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的污水处理设施应及时向生态部报告,并要求生态部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污染医疗污水应急处理技术方案》加强对相关医疗废水排放的监管。
为确保污泥的妥善处置,
(1)可适度提高生物池中活性污泥的浓度,延长实际运行污泥龄,进一步提高病毒等病原体的去除率。
(2)如果污泥经低温干燥(70℃)处理,应加强过程控制,以确保新皇冠病毒的杀灭效果。用石灰灭菌时,石灰用量不小于15g/L,酸碱度为11-12,搅拌均匀,接触30-60分钟。如果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的用量约为泥浆的10% ~ 15%。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研究进展,消毒灭菌药物的剂量可适时调整。
(3)污泥脱水过程中,应加强空间封闭效果和气体处理,每天清理污泥,加强污泥处理管理,实现全负压、全除臭、全冲洗。增加污泥生产车间、装卸场所和运输车辆的消毒灭菌频率,并及时清洗储存和运输过程应密封,必要时在连续生产不中断的区域,可增设在线消毒剂喷洒装置。
(3)各排水公司应会同物业管理单位和社区工作站加大宣传力度,告知居民每天早晚向室内厨房、卫生间、阳台等不经常排水的地漏内倒入不少于500毫升(约3杯)的清水,以确保存水弯内有足够的水柱阻挡有害气体进入室内,并指导居民检查阳台排水系统。如果发现阳台地漏与管道之间的连接没有设置水封,建议对阳台地漏进行改造或临时封闭。
(4)防控期间,严格执行防疫期间的专项工作台账制度,做好计划内维护工作,如开盖检查、内镜检查、渠道排水、水样采集等。应暂停。排水管和渠道的各种操作应以机械和液压为主。非特殊情况下不得组织地下作业。井下作业必须经各单位主要领导批准后才能实施,并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
(5)作业完成后,人员和穿戴设备应严格消毒。接触污水和污泥的工具或设备,如洗车、吸污车、泥浆桶、乳胶手套、护目镜、防护服、隔离呼吸保护设备等。,应冲洗一次。现场应喷洒有效氯为1000毫克/升至20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操作人员使用含酒精的抗菌洗手液或酒精棉进行现场手消毒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固定的人员和设备消毒场所;
(6)各排水公司应收集并绘制出井至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49家发热门诊定点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水排放路线图,并安排检查员对路线上的排水井盖进行为期一天的检查,确保井盖无缺陷、无松动、无移位。
(7)各排水公司应确定污水溢出地面和溢出河道的风险点,并安排巡逻人员每天对风险点进行巡逻。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并按紧急修理处理。
加强泵站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1)泵站运行维护单位应当为每个泵站配备固定的运行维护人员。该区域应采用有效氯为1000毫克/升至20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每天至少分别在8:00和16:00消毒一次,以保持良好的区域环境卫生。
(2)在防疫和控制的特殊时期,泵站人员应尽量减少接触污水和污泥的机会。对于确实需要进行的操作和维护操作,如泵站的格栅垃圾清理、设备维护和维修等,操作人员除正常防护外,还应穿戴防护服和护目镜,以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
(3)操作中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应在每次操作后清洗,然后喷洒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
(4)特殊情况下不再组织井下作业必须进入水池、检查井,经各单位主要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
5。配合疫情监测工作,涉及疫情的
净水厂应加强对排污口的监测,收集进入厂区的污水,每周一次送至市疾病控制中心或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是从北极星电力新闻网复制的,内容不代表平台的立场。
国家能源信息平台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