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华为和小米疯狂投资背后的“野心”
|从1992-019年到2020年,一向谨慎投资的华为和投资“撒网”的小米都在上游半导体材料和芯片领域展开了密集投资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华为投资了7家半导体公司,小米投资了约15家作为终端手机制造商,他们上游投资的目的是什么?投资策略有什么不同?未来的投资方向是什么?疯狂投资的背后
一般来说,企业对外投资有几个目的:第一,纯粹的金融投资获得快速的资本回报;二是弥补供应链的不足,获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资源。第三是建立一个广泛的生态链,以应对同行竞争,并为长期发展“铺平道路”。华为和小米在
的培训供应链上有一些相似之处。华为被美国“困住”,小米在供应链中也缺乏发言权。从生态链建设来看,小米是专家,华为是新手。从金融投资的角度来看,小米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被华为视为“禁区”此外,两者在投资的基本原则上有很大的不同。
华为:受《基本法》限制,投资谨慎
华为作为国内主要的科技公司,其投资趋势一直备受关注,但华为的对外投资一直比较保守。
自成立以来,华为的投资目标一直很小。根据eye调查,华为迄今只披露了14起投资案例(其中9起是并购)。其业务主要涉及物联网、芯片和云存储等关键技术领域,有少量互联网项目。华为的投资仍有“两大症结”:1 .坚持不进行纯金融投资;2.遵守“华为基本法”,不要投资电信以外的行业!从这14项投资来看,
具有以下特点:1 .通信服务以外的投资“摇摆不定”,最终以失败告终;2.跟随产业发展的周期性热点,先后向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方向投资,但投资金额小且不集中。3.大多数投资目标都与华为有业务合作。4、几乎没有应用和互联网生态企业
2-010前后,华为有意发展互联网,先后投资紫润软件、昆仑万伟、暴风影音等项目。随着这三家公司的成功上市,华为获得了大量利润,但由于华为习惯了B2B“运营商业务”思维,不熟悉B2C游戏规则,其股票被稀释甚至完全撤回。
2-014前后,华为拟重点发展企业网络、云计算和物联网业务。当时,华为专门负责投资的“企业发展部”牵头投资并收购了几个项目。其中90%的项目涉及关键通信技术、物联网业务以及与华为的合作。然而,这种投资尚未成形。
哈勃科技成立,投资战略“松动”
直到2019年4月,华为成立“哈勃科技”,一口气投资了五家半导体公司,其投资思路才变得清晰。这五家公司分别是:山东田玉娥先进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杰华特微电子有限公司、深思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苏州鱼台交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坤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半导体材料、光学、集成电路设计,应用领域指向智能手机、智能汽车/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根据商业和眼科调查,哈勃科技公司成立于2019年4月23日,持有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00%的股份,注册资本为17亿元。其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为华为全球金融风险控制中心总裁白怡,曾任华为财务管理办公室副总裁。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的业务范围是“风险投资业务”
根据百度搜索,哈勃是美国著名的天文学家。著名的太空望远镜是以哈勃命名的:在广阔的宇宙中,它探索一些依稀可辨的恒星。据《国际电子商务》记者报道,华为将投资公司命名为“哈勃”,这意味着“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这可能会打破华为传统的保守投资策略,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更多新兴技术。
华为成立哈勃科技后,业界最关心的问题是,华为投资策略改变的原因是什么?未来的投资方向是什么?根据国际电子商务,投资策略的改变有几个原因:
。首先,受国际环境的限制,2019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华为及其70家子公司在美国的销售和采购这一禁令严重损害了华为的供应链系统,华为不得不培养自己的供应链,因为“卡住脖子”的“窒息感”今年1月16日,华为投资的无锡浩达电子是一家生产声表面波滤波器的企业。声表面波滤波器和BAW滤波器是智能手机射频前端的关键部件,也是目前在中国受到严重干扰的产品之一。
其次,智能手机业务增速放缓,竞争白热化。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是大势所趋。华为必须“顺势而为”,为上述新兴领域培育产业生态链,增强企业的长期发展动力。
从投资方向来看,华为仍将重点关注通信技术和供应链短板技术,但应用端将逐步突破限制,向智能汽车和人工智能方向拓展,趋势明显。此外,《国际电子商务智能》推测,由于华为的C业务超过了B业务,投资终端应用来培育华为的生态链并非不可能。具体如下:
方向1: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华为的“基地”和基础。华为的基本法仍然是投资的“指南针”。华为预计将在
方向2:供应链方面大力投资通信技术就供应链中的短板供应而言,射频前端、FPGA、关键IP和关键半导体材料仍是中国供应的短板,可能会受到华为的青睐。
方向3:智能车华为投资鱼台汽车是华为智能汽车布局的一个信号2019年,华为还专门成立了智能车辆解决方案部门(BU),为智能车辆提供ICT组件和解决方案。华为轮值主席徐志军去年首次明确了华为的战略选择:“我们致力于成为智能电网车辆的增量部件供应商。”由此可见,未来与汽车相关的关键上游技术是华为的主要投资方向之一。
方向4: HMS生态链尽管华为此前明确表示不会投资“应用”,但时代已经改变,华为目前的业务结构和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变化,迫使华为做出改变。
一方面,华为的终端业务已经成为主要的增长引擎,华为不得不花大价钱来建设终端生态系统。国际电子商务大胆地推测,哈勃的建立可能是华为用外部创新补充生态的表现。另一方面,华为的操作系统受到谷歌的限制。华为从今年开始实施HMS(华为移动服务)战略,打造以“鸿蒙操作系统”(汽车等领域优先)为核心的华为终端生态,以应对GMS(谷歌移动服务)系统的制裁。根据官方信息,华为的商业前景不再局限于硬件,软件服务正在向谷歌和苹果靠拢。根据初步判断,华为未来的投资方向并非不可能投资终端应用生态链,除了增加更多上游核心供应链芯片。
总的来说,华为的投资战略仍将遵循《华为基本法》。然而,随着业务结构从B端运营商驱动型向C端终端驱动型的转变,华为被迫在不突破《华为基本法》的情况下“敞开心扉”,构建产业生态小米
:以网络的形式投资,“核心建筑”的核心是公司
不同于华为强大的“技术”基因。从出生起就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小米在投资方面极其活跃。据国际电子商务公司称,小米自成立以来就开始了一种“网络铸造”的投资模式。
截至目前,雷军的个人天使投资与小米科技、小米科技旗下的小米长江基金及附属投资公司顺威共投资400-500家公司,包括于佳卉、华米、米云、斯通等上市巨头。投资方向涵盖智能硬件、消费品、教育、游戏、社交网络、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汽车运输、金融等多个方面。
与三星、华为和苹果相比,小米有几个天生的弱点:品牌影响力、核心技术、产品利润率和供应链话语权因此,“立足传统优势,弥补自身不足”将是小米投资的指导原则,大致可以从两条“链”看出,一条是生态链,另一条是产业链
首先,生态链布局是小米的长远之计。目前,只有英美烟草有可能与之竞争。小米聚焦物联网智能硬件“生态链”从时尚的移动电源到智能手环、空气净化器、小米电饭煲等智能家居产品,再到毛巾、鞋子、枕头等日常用品,小米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态圈和价值链,并成功地将其价值出口到投资企业。小米投资“生态链”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它只持有股份,但不持有股份,而且通常不超过目标公司30%的股份。
其次,产业链投资是“最有效的”生态链投资为小米带来了很多好处,但从2017年开始,小米的投资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投资上游芯片设计公司,即专注于“产业链”投资2017年,小米科技与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引导基金联合成立了一家专门从事芯片投资的产业基金公司——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作伙伴(有限合伙),简称“小米长江产业基金”
截至目前,基金已投资超过15家芯片设计企业,涵盖手机和智能硬件供应链、电子产品核心组件、新材料和新技术等。,同时考虑到智能制造和工业自动化等相关领域。小米成立长江实业基金及其对半导体企业的投资,显示了其加快芯片布局的雄心。
如上所述,弥补自身不足是设立“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的目的根据国际电子商务,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智能手机仍然是小米的核心业务,但由于智能手机处于产业链的末端,技术含量低,竞争激烈(在小米手机利润的5%以内),上游核心技术掌握在他手中,一旦供应链变化的大浪潮来袭,就有可能被打翻。诺基亚、吉利、乐视和哈默都是从中学到的。华为一直被“卡住”,小米也看到其核心技术受制于其他公司的被动局面。投资上游芯片捆绑供应关系不仅可以降低企业供应链中的风险,还可以大大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小米已经尝到了这方面的好处。最近,一款售价149元的C 65W氮化镓充电器和Wi-Fi6技术因小米10 Pro的发布而成为热门明星产品事实上,小米在2018年上半年投资了氮化镓公司,即美国半导体公司纳维塔斯。2020年2月,该公司还投资了无线Fi6芯片公司-转速半导体小米10系列的出现让小米建立自己供应链的意图变得非常清晰。
其次,从行业竞争的角度来看,同行巨头(苹果、三星、华为)已经发展了自己的芯片业务或者已经投资了上游半导体行业,如果不跟进,就会落后。然而,自主研发芯片是一个人才、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小米在自主研发芯片方面的失败让S1意识到,自主研发芯片“难以企及”,而“自主研发+投资”两条腿走路更安全、更稳定。同时,目前自主研发芯片是一种民族情感和国家战略,企业责无旁贷。
值得注意的是,与投资“生态链”公司不同,产业链投资的回报期更长,投资金额更大,投资风险更大,初期肯定会“赔钱”。企业需要忍受孤独,并有决心“十年不怕冷”,才能最终获得一些好处。对比华为深厚的技术背景和芯片研发积累,小米、OPPO、vivo等的年收入、出货量、利润率和核心技术。不如华为好。通往“核心建筑”的道路更加艰难。然而,值得肯定的是,尽管如此,中国手机企业“打造核心”的心仍然很强。
2年4月,019,小米重组了其全资子公司松果电子团队。一些团队分开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南京大鱼半导体,并独立筹集资金。小米加快了开发自己的物联网芯片的进程。2019年,业界甚至听说OPPO将很快开发自己的芯片。随着手机芯片供应商的集中和受国际竞争环境约束的风险,开发自己的芯片仍然是一项长期战略。
有网友评论说:“华为也是k3v2建造的。起初,芯片行业是一个亏损的行业。在经历了困难时期后,它会变得稳定,这取决于它是否愿意花钱,是否能忍受孤独。””
多名分析师认为,小米和华为投资上游半导体公司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掌握自己的话语权”,国内企业应该形成技术竞争的氛围,而不是整天打无用的仗。
写在最后:
在当今全球化和高度分化的行业中,企业很难靠自己或依靠单一的商业实体长期发展。掌握最前端的核心技术是生存的关键。如果华为、小米和OV能够坚定不移地继续投资上游半导体或自主研发的芯片,那么下一个黄金十年肯定属于它们!作者:王
来源:ESM国际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