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疫情记录_#武汉#连线│中国摄协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这一切太值得记录了

中国摄影协会

摄影队赴湖北抗击疫情努力报道拍摄-

这一切都值得记录!

中国艺术报记者范雪娇

中国疫情记录

中国摄影协会湖北省抗击疫情摄影队成员:李戈、刘玉、柴轩、陈黎明(从左至右)资料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距离:中国摄影家协会湖北省抗击传染病摄影队2月20日从北京出发前往湖北武汉。从那以后已经五天了。团队成员的主要工作是什么?你面临什么困难?工作进展如何?在他们繁忙的工作时间,记者采访了他们

平均每天在拍摄现场工作超过12小时,采访中国摄影协会主席李戈。那是2月23日中午11:30。当天,他刚刚完成了对中华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钟发新城医院首批11名治愈出院的危重患者的采访。自从在武汉开始工作以来,中国摄影协会湖北省防疫摄影队的成员平均每天要在医院和其他拍摄现场工作12个小时以上。除了对抗击疫情的动态报道之外,他们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拍摄数万名医疗团队成员的肖像,这些成员目前正在湖北全国各地提供帮助。面对如此巨大的工作量,团队必须协调各方的射击力量,除了自己的射击。“这次拍摄活动得到了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联和湖北省摄影协会的大力支持。湖北省摄影协会的主席团、理事和骨干已经招募了10多名摄影志愿者,目前在湖北采访的30多名摄影师已经动员起来,要求他们在采访和报道之外尽可能多地拍摄医务人员的照片。”我们还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肖像。一些医疗队有照相机给自己拍照,一些医务人员也可以在休息时用手机给彼此拍照。李戈说,中国摄影协会的工作人员正在后方加班,整理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的医务人员的肖像。

中国疫情记录

2年2月22日,中国摄影学会会长李戈(左)在即将进入武汉新中法镇同济医院隔离区的中日友好医生

的协助下。为协调各方摄影力量参与拍摄,2月21日下午,团队成员专门来到中日友好医院医疗队进行实验拍摄,设计拍摄流程,并将拍摄流程和注意事项发送给参与媒体记者和湖北省摄影协会。

这些天,团队成员成对工作。《中国摄影》副主编李戈、柴轩主要拍摄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疗队,原中国摄影艺术中心联合会主任刘玉、中国摄影艺术中心联合会网络信息部编辑陈黎明主要拍摄北京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疗队。李戈说:“我们组拍摄的两个医疗队,一个在凌晨1: 00、5: 00、9: 00、1: 00、5: 00、9: 00拍摄,另一个在凌晨12: 00、3: 00、6: 00、12: 00、3: 00、6: 00拍摄。我们可以在22日,我们一共进行了七次轮班,每次大约需要一个小时。”然而,不同的医疗队位于不同的病房。为了拍更多的照片,团队成员只能连续往返于每个病房。

“我们的原则是拍摄时不干扰医务人员的正常工作、诊断和休息。”在医院工作时,我们不占据医务人员的工作位置,尽量选择走廊或角落。“李戈说,队员们在穿防护服和脱防护服时,利用医务人员轮班的时间拍照。”我们不敢占用他们太长的时间。平均来说,一个人需要一分钟以上的时间。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记录,我们特别准备了A4纸。我们要求每个医务人员写下他们在武汉的单位、姓名、时间和地点,并签名。虽然这是一个高强度的工作,我们经常忘记吃饭,每天晚上9点和10点后回到车站,但我们在拍摄过程中非常感动。在枪击事件中,许多医务人员在谈论他们的家人时都哭了。我们必须做好拍摄工作,这一切都太值得记录了。

中国疫情记录

2年1月21日,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戈(右二)、原中国摄影艺术中心联合会主任刘玉(

)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医院拍摄,拍摄的主要难点是拍摄数量太大在医院拍摄时,应考虑医务人员的安排,每天可拍摄的医务人员数量有限。此外,拍摄空间也很紧,有时镜头太近,对焦是个问题。刘玉说,面对拍摄的真正困难,队员们开始调整拍摄计划,并于2月24日前往医疗队现场拍摄,当时拍摄了近200名医务人员。

"在车站拍摄时,我们发现一个投影仪的幕布作为背景,用易拉宝的背面作为反射镜,并拍摄了一些视频。请让医务人员回答几个问题——你是谁?您从哪里来?疫情结束后,你最想做什么?你想对你的家人说什么?也许是因为他们离开病房时相对放松。他们每个人都说了非常感人的话。他们的愿望如此普遍,以至于许多医生和护士在讲述这个故事时都流下了眼泪。“在视频开始时,刘玉负责为陈黎明播放反光板,但他发现医务人员的情绪和表情也随着拍摄发生了变化。他不愿意放弃捕捉这些生动的瞬间,决定拿起相机记录下来。”在完成人像拍摄任务的同时,我们也想在摄影创作上有所突破。"“

”全力以赴让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拍照和拍照,“

”河南省文联和河南省摄影联合会24日在湖北组织了10名志愿者参加拍摄,进一步细化了拍摄任务。武汉一些新闻机构的摄影师也非常支持我们。例如,《澎湃新闻》已经有两名摄影师主动申请参与拍摄,稍后他们还会再派两名摄影师参与拍摄。所有参与的摄影师都必须有足够的保护意识、专业精神和丰富的报道经验。"多年来,柴轩的身份是一名采访一线摄影师的记者。现在他也成为了摄影界的一员。除了参与拍摄,他还将协助团队其他成员协调拍摄时间、分配任务、与外界联系等

“虽然我们的工作很紧张,但这些天我最大的感受是,这些白衣天使是一群有血有肉、感情丰富、非常坚强的人。”他们在镜头前说的每一句话,每一次面部表情和动作都给了我们一种精神力量。柴轩坦言,目前团队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协调各种资源,如何给所有来到湖北的医护人员拍照,不遗漏任何一个人。当

采访中国摄影艺术中心联合会网络信息办公室编辑陈黎明时,已经是午夜00:30了。他终于结束了忙碌的一天,吃完了晚餐。陈黎明在武汉工作的最大感受是“消毒”和“乐观”为了继续拍摄,我们必须反复做好消毒工作,返回基地,并自行规划隔离区。所有摄像机和其他物品都必须消毒,并且必须迅速进行自我清洁和消毒。我们采访了医务人员,他们的乐观让我们感动。例如,我们了解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每一位医务人员都自愿报名到湖北参加支持。他们说,只要科学操作和严格执行保护条例,就不会有恐惧。“

参加了这项工作。陈黎明的心情已经改变了很多。从一开始,他就感到荣幸和热情。他在旅途中感到不安。现在他很忙,专注于自己的工作。陈黎明说:“我深深体会到医务工作者的困难,我真的认为他们可以被称为白人士兵、白衣天使和抗疫英雄。”“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