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在全市防疫工作会议上发出命令,“这是一场与病毒的竞赛,一场与时间的竞赛,一场与时间的竞赛,一场与生命的竞赛”。来自市防疫和控制工作指挥小组的专家们集中力量“抢”字,早抓、快抓、细抓,全面做好我市新加冕肺炎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
至今,滨州市已确诊15例,治愈14例,出院率93.3%。它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没有病人死亡,也没有人变得危急。在
疫情开始时,市卫生委制定了应急处理方案,及时公布全市10家定点医院和18家设有发热门诊的医院,引导发热病人有序、规范就医。
严格的预筛选分诊系统
对确诊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核酸检测,确保早期发现、早期报告、早期隔离和早期治疗,不留任何隐患。整合优质医疗资源,以患者、专家、资源和治疗为重点,滨城区市立医院、市中心医院和邹平中医院在全省率先被确定为全市三大区域性集中治疗中心,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提高治疗能力和水平。滨州市中心医院
医务人员受到严格保护,
形成了一支“打得起就打”的强大医疗队伍我市共成立市县两级医疗专家组8个,覆盖呼吸、重症、医院护理等6个专业209名专家,负责全市医疗工作的咨询和判断,为政府决策和有序开展医疗工作提供参考。来自各县、市、区的1000多名医务人员随时待命,随时待命,有能力战斗,有能力取胜。
快速反应,及时有效治疗患者
快速完成三个集中治疗中心病房改造、设施准备、医疗配置等工作,快速完成集中治疗条件,新增床位228张其中,滨城区市立医院仅用了72个小时就完成了从综合医院到指定治疗医院的转变,增加了102张病床和15张重症监护病床。“滨州小汤山”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滨州速度”
滨州速度-72小时,滨州“小汤山”准备好了!
“竭尽全力抢救病人”是滨州市疫情抢救工作的原则对于确诊患者的治疗,专家组反应迅速,研究了治疗方案,并连夜赶去购买医疗设备,以便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1月27日,滨州市第四位确诊患者张女士被诊断为重症和危重症,患有新诊断的肺炎。省市专家组连夜赶到中心医院进行会诊。面对专家组关于紧急购买新治疗设备和大流量加温加湿治疗设备的咨询意见,市委副书记、市长余向东只说了一句话:购买!市委、市政府尽一切努力保证医疗资源的供应。如果有需要,他们会尽一切可能解决问题,让前线医护人员没有后顾之忧。从与企业联系到购买、运输、安装和调试,仅用了12个小时,价值10万元的大流量加热加湿治疗仪就成功到达市中心医院。
2年4月4日,滨州市危重病人张女士用
设备治愈出院。使用该设备治疗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血氧饱和度由83%提高到98%通过专家组和一线医疗队的不懈努力,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控制,并迅速康复。2月4日,当滨州的第一位出院病人痊愈后,张女士走出了市中心医院的隔离病房可以说,这就是专家组从死亡线上夺取的生命。
精细把握:政策的精确应用,人文关怀凸显疗效
医疗是高度专业和费时的。因此,专家特别班抽调了3名知名呼吸专家到总部任职,发挥专家总参和智囊团的作用市卫生委员会副主任、专家组组长孙景华参加了抗击非典的战斗,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接受了训练,并迅速投入战斗。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他既是指挥官又是战士。他咨询了专家,几次一起去现场演示,多次去指定医院进行监督指导。
深夜专家咨询
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专家组组长孙景华、副组长欧阳何秀共同讨论救援方案途中督导王效芝
县区专家专案组副组长兼滨海附属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通过视频链接与省级医学专家联系。
专家专案组24小时密切监测每位患者的病情,针对每个病例制定“一人一案”的治疗方案,实现精细化管理和精细化治疗,并根据病情变化不断优化调整治疗方案。自确诊该病例以来,专家组每天都与患者的病情进行磋商,并发表了57期“专家意见”在对病人进行医疗的同时,对病人的心理安慰和精神鼓励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线医务人员用关怀、耐心和爱心温暖每个病人,给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在爱的激励下,已经治愈出院的病人也感激并回报社会。他们积极捐献血浆用于治疗该省的重症和危重病人。目前,滨州市6名符合捐献条件的出院患者中,有5人成功捐献,共捐献血浆1600毫升。在该省的12个捐助者中,我市占了5个
滨州市有5名符合献血条件的治愈出院患者献血
“特别感谢医务人员在那个特殊的日子里照顾我,这帮助我恢复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直到今天,他们仍然关心着我,指导着我的康复。我希望我能尽我的一份力量战胜这种流行病。”张女士,一位危重病人,在捐献血浆时说道
和病毒抢时间,疾病抢生命“抢夺”一词的背后是医疗专家组的责任和专业精神,以及一线医务人员的毅力和奉献精神。艰苦的工作,艰苦的工作,艰苦的感情,没有胜利永远不会谈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