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客户3月4日(YMG全媒体通讯员刘海玲通讯员孙派时晓摄)烟台港医院的年轻志愿者参加了防疫工作,在港口码头、集中隔离点、物资转运等地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驻烟台港客运站协助非洲的男护士
驻海难救助局客运站防疫的陈亮是一位85岁以上有医疗经验的协助非洲的男护士在山东烟台港建设的早期,几内亚在医院援助医疗队的帮助下进入了西非的不毛之地,当时正值埃博拉病毒爆发。"作为医务人员,我们的职责是在疫情蔓延时挺身而出!"从新年的第二天开始,他和许多同事响应医院的号召,热情地报名成为口岸防疫特别班的志愿者,轮流留在烟台口岸客运站。
烟台是一个开放的沿海城市,拥有众多的客运站。烟台港不仅是通往大连的黄金水道,也是连接日韩的重要国际港口。在过去的几年里,春节期间每天的乘客数量超过10,000人。今年,受疫情防控影响的旅客人数大幅下降,但仍有23000名旅客。防疫和控制任务极其艰巨。根据上级工作安排,烟台海港医院承担了3个口岸客运站、3个国际机场转运站、2个区级集中观察隔离站、烟台火车站和烟台旅游汽车站的防疫和发热病人转运工作,每天有近100名员工直接参与市级防疫工作
她坚持集中观察隔离点,1990年后拒绝轮换
|蒋易是消化内镜室的护士,是港务医院派到芝罘区集中观察隔离点的工作人员“真好!”当提到蒋易时,在隔离点工作的其他工作人员纷纷竖起大拇指。“她每天工作10-14小时,从一楼到六楼。她一刻也没闲着。她几乎不喝水,工作时还会去厕所。”“
由于工作量大,工作服不透气,每天旋转时,她的防护服层都是汗,护目镜戴一会儿就会起雾,在隔离区不能碰也不能摘,雾气挡住视线只能克服,摘掉护目镜,一两个小时压力痕迹才能消除考虑到工作的强度,医院派工作人员轮换,但她提出继续坚持下去。
”在我在隔离点工作的日子里,我周围的党员和同志们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我看到了共产党员的勇敢和无畏。我被深深感染了。我申请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希望组织会批准它。”年轻的“90后”护士蒋易在车站郑重地写下了入党申请表。
救护车司机和流行病赛跑
战前有白大褂,战后有穿同样长袍的士兵与“流行病”的斗争不仅是一场抗战,而且是一场消耗战、持久战和信任战。共同防御和共同控制的考验是真诚的合作。
“我是军人,放开我!”自防疫工作开展以来,“85后”救护车司机石晓和他的车队同事一直在积极运送人员和物资,日夜走在城市的道路上与疫情赛跑。
“我还年轻,放开我!”85后总务人员任晓和他的师傅坚持随叫随到。只要有临床需求,他们总是克服所有困难,尽快交付材料。
“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请党组织在关键时刻考验我,放我走!”85后安全设备工人王春东(音译)并不夸张。他不仅是电工,还是搬运工。只要防疫需要,他就会出现。
责任编辑: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