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经济什么时候恢复_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下一阶段政策重点将逐步转向经济恢复

1993年3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和完善了“六稳定”工作协调机制,有效应对了新皇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确定支持运输、快递和其他物流行业的措施,以缓解困难,加快复苏和发展;决定增加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以提高其保障基本生活、工资和运营的能力。

行业专家普遍认为,近期频繁召开的“一鸣惊人”会议,强调了防控疫情和“平衡防疫与经济社会运行秩序”从这个角度来看,短期战争“疫情”的紧急性和疫情后稳定增长的措施是相结合的,下一阶段的政策重点将逐步从疫情防控转向经济复苏。

全面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全面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更加有针对性地增加就业稳定、金融稳定、外贸稳定、外资稳定、投资稳定、预期稳定,更有效地应对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会议指出,要充分发挥宏观政策、外贸和外资的作用,发挥金融稳定的协调机制作用,及时出台有效措施,增强内生动力,努力保持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范围内。

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楼表示,在疫情防控的积极趋势下,要把各项工作的重点从疫情防控转移到全面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这一流行病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疫情防控不仅需要一场全国性的“博弈”,经济社会发展的恢复也需要一场全国性的“博弈”,从而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尽快回归正常发展轨道。

楼的具体分析说,第一,从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平稳运行层面疏通人流、物流、资金流;二是有效缓解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型企业和个体企业的资金短缺。三是稳定就业,关注贫困群体,确保居民收入不因疫情而大幅下降,稳定居民消费能力。第四,结合该流行病暴露的问题,应努力通过加强公共卫生投资和发展新的基础设施来弥补短缺。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财政政策将逐步从应对疫情转向稳定增长,加大对疫情后重建的支持力度。”从长远来看,金融应通过增加对民生和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领域的投资,增强全社会的公共基础设施,增强国家、社会和公众抵御风险的能力。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说

3年3月3日召开的“金融支持防疫和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强调,金融部门要按照“稳定预期、扩大总量、分类抓、更新延伸、创造工具、抓落实”的工作思路,抓紧落实金融支持防疫和经济社会发展

“金融工作需要将抗击疫情与支持经济复苏增长结合起来。”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认为,就货币政策而言,有必要继续加强公开市场的运作,以确保金融体系有合理和充足的流动性。推进贷款市场(LPR)利率改革,引导贷款利率下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金融机构要继续增加制造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的信贷,优化信贷结构,建立和完善小微金融发展的长效机制,更好地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

支持物流业减轻困难加快恢复工作和恢复生产

物流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推进交通运输、快递等物流行业加快恢复工作和恢复生产,不仅可以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持,而且可以畅通经济流通,满足民生需要。为此,一是要引导相关企业准确有序地复工,取消不合理复工审批;第二,有必要逐步加大减税和减少劳动力。第三,应鼓励保险公司适当降低或免除在疫情期间暂停运营的车辆、船只和飞机的保险费用。

"返回工作岗位并恢复生产。交通是“先锋”。我们必须打开“大动脉”,疏通“微循环”民生银行研究所宏观分析师王靖雯表示,在当前恢复工作和生产期间,交通联系已成为最大的“障碍”因此,做好交通疏导工作,通过交通“堵点”,是恢复生产和复工的前提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何辉认为,疫情对物流运输行业的影响是短期的,从发展角度来看是可控的。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改善,物流企业恢复工作和生产的速度正在加快。在防控疫情的同时,要有序恢复工作和生产,加大支持力度,扩大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尽快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物流企业无疑正面临着一场“大考验”,从复工初期审批困难、复工后缺乏防疫物资,到复工后经营成本压力加大、供应不足。王靖雯认为,会议显然需要加大对交通运输、快递等物流行业的减税和减工力度,这样可以减轻物流业在短期内面临的财务压力,帮助企业顺利度过当前的困难时期,同时使交通运输和物流尽快畅通,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基础。

增加地方财政支持保障民生支出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支持基层政府保障基本民生、工资和经营是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政府履行职责、落实各项政策的基本条件。

具体来说,一是逐步提高地方财政留成比例3月1日至6月底,各省在当年核定留成比例的基础上统一提高5个百分点,新增留成资金约1100亿元,全部留作县级使用。二是加快转移支付资金的发放,引导各地优先安排防疫和“三包”支出按时足额到位所有存在差距的地区都必须减少其他项目的支出。第三,除防疫和控制需要外,进一步减少一般开支和严格控制新的增加政策。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疫情爆发后,在通过减税和减费有效抗击疫情的同时,也给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带来了一定压力。对此,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司长付金陵3月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疫情对湖北省及其他地区财政收支的影响是阶段性的。目前,我国财政收支总体规模较大,财政收支结构调整空间和回旋余地也较大。各级财政部门在研究和提出今年的预算安排时,考虑到了一些不确定因素。目前,疫情防控支出有保障,疫情对财政收支的影响总体可控。

“财政部将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地方特别是湖北等疫区的转移支付,确保地方防疫和民生支出的保障”接线员金陵说道

来源:中国财经新闻网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