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记者李宗宽通讯员葛、
3年2月2日,我们在宜川县金昌悦服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25名工人经过层层防疫检验,正在加紧生产防护服。
随着自动缝纫机的嗡嗡声和针的快速跳动,一件防护服只需几分钟就能服从待成形的布料。每天都有500多套防护服经过检查、辐射灭菌等过程,送到湖北等防疫前线,为一线防控人员提供安全防护。
公司董事长杨柳伟表示,他的公司原本是一家服装加工企业,是他2018年从洛阳回到家乡后创办的。他主要安排周围的村民在家门口工作,从而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面对新皇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形势,公司立即决定“转产”,转生产防护服。然而,做决定很容易,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瓶颈”。
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防护服的生产需要医疗器械的生产和归档。
所以公司连夜向当地政府递交了申请函好事多磨。宜川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由县市两级市场监管部门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他们尽快为企业办理了“一级医疗器械生产记录”的相关手续,使企业能够转型生产防护服。
尽力工作。2月23日,宜川金尚悦服装有限公司完成了相关资质文件和复工申请,全面恢复生产。
“在市、县、镇党委和政府的‘帮助’下,我们顺利转产,解决了公司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杨柳伟告诉记者编辑:沈若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