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皇冠肺炎)甘肃科研成果推动新皇冠肺炎临床诊断标准的建立:重视CT影像学表现
Zhongxin.com兰州2月14日(记者魏建军)甘肃省科技厅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科研专家组(COVID-19)14日发布消息称,甘肃抗击疫情的主要科研成果,即重视CT影像学特征诊断新皇冠肺炎,有助于我国新皇冠肺炎临床诊断标准的制定
数据图:医护人员对新发肺炎患者进行CT检查新华社法照片
1年31日,甘肃省科研成果祁小龙教授为通讯作者,雷俊强教授为第一作者,在第一份国际放射学杂志《放射学》网上发表了《2019年确诊病例的CT影像学特征——无创性肺炎》。与此同时,北美放射学会(RSNA)发布了官方新闻,引用了该医院的COVID-19临床研究学术团队的结果。
北美放射学会建议,放射学家作为一线医疗团队,将协助2019-nCoV的早期诊断,这不仅有助于疾病的早期治疗,而且在患者隔离和有效的公共卫生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与此同时,全世界的放射科医生都被要求关注新发肺炎的CT影像表现。
甘肃在抗击疫情一线的科研成果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关注和响应。此外,美国放射肿瘤学会的学者呼吁立即使用CT作为新发肺炎的诊断标准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张效春教授也站在了这场斗争的前列,他结合临床经验说,CT作为一种快速诊断手段有着独特的优势。
2年1月13日,路透社采访了齐小龙教授等来自以色列、韩国和印度的国际专家,报道了CT图像在诊断新发肺炎中的价值。
基于对抗新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经验的积累和相关研究的深入,新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中的一些假阴性可能会受到质疑,特别是对于核酸检测阴性且有典型CT表现的患者,可能会影响临床调查和治疗。
国家卫生安全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更新了第四版。在重视影像学表现的同时,也将其纳入出院标准,在湖北,影像学表现是临床诊断的依据。
这也标志着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长李勋教授领导的甘肃COVID-19肺炎流行病学研究项目的初步研究成果,对现阶段推进抗击新发肺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及其智能成像团队,由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戚小龙教授和放射科主任雷俊强教授带领,以“构建基于智能成像技术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的科研成果,在未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发挥科学作用(完)
主编: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