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今天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维护市场秩序、支持恢复生产工作的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恢复工作和生殖
有什么措施来处理这一流行病遇到的实际问题?
-鉴于在防疫和控制期间应减少人员流动,引入了“不开会”程序。
已对企业注册、食品生产许可证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实行网上处理和“不见面”处理。
-针对复工生产中涉及的行政许可和强制认证问题,介绍了告知承诺的方法。如果有
199家企业具备生产条件并承诺在一定时间内补齐这些材料,他们将当场办理生产许可证。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来说,在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对于少数企业,尤其是低风险的食品生产企业来说,先认证后检验。其他企业也有生产许可证,但到了延期的时候,它们也引入了延期手续的可能性。-加快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的转换,促进大量外贸出口企业复工生产
中国相当一部分制造能力出口到国际市场。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根据现行规定,不能在国内市场销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加强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的联系,挖掘这部分生产能力的潜力,支持外贸企业复工复产。
-引入企业信用修复审慎例外清单管理
现在全国有一批企业被列入非常规名单,这些企业受到一些限制,包括获得政府采购,包括招标,也影响融资。只要补偿得到补偿并进行修正,就会进行信用修复,以便能够进行正常生产。
医疗器械
疫情所需药品和器械行政许可绿色通道,包括哪些措施?
-立即制定相关政策,制定药品和医疗器械应急审批工作计划
建立了相关审批机制和药品、医疗器械应急审批专家组。
-加快审批,推动产品尽快上市。
在保证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加快审批用于防疫和控制所需的药品注册申请。对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等医疗器械产品的注册、生产许可和检验检测实行特殊措施,结合审批程序转产医疗器械的企业,应当实施紧急审批,并依法办理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
-及时为企业服务,扩大生产能力
药品监管部门加强了对企业的指导,成立了专门工作组,为参与防疫和控制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提供全面咨询、技术支持和政策指导。生产口罩、防护服等应急物资,应当简化生产资质审批程序,合并产品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检验程序,启动应急检验检测程序。同时,还审批部分企业自检报告,现场确认符合许可条件的企业后,立即办理产品注册,发放生产许可证。
*截至2月24日,医用防护服日产量达到33万套,医用防护口罩日产量达到84.4万套,核酸检测试剂日产量达到170万份,抗体检测试剂日产量达到35万份
-降低注册费,减轻企业负担
对与新皇冠肺炎相关的防控产品进入医疗器械应急审批程序免缴医疗器械注册费。对于已经进入特殊药品审批程序并且与治疗和预防新的冠状肺炎有关的药品,也免除药品注册费。
食品安全
有哪些措施支持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恢复生产?
-许可证可以延长
在疫情防控期内,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到期的,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允许其有效期延长至当地疫情发生时
-许可可以告知承诺
在疫情防控期间,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可以结合食品安全风险分类管理,探索实行承诺制许可。对于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新企业和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变更的企业,需要现场核查的,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低风险食品试点项目进行通报承诺。对合格的实行“先证后查”,即先发放生产许可证,然后在30个工作日内进行现场核查。
-权限可以在线处理
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利用“互联网+”监管推进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网上申请受理、审查、认证、查询、公示等全过程的网上处理。与此同时,它还在推动发放食品生产和经营许可证的电子证书。
-许可证可以加快审批速度自
疫情防控以来,各地区市场监管部门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审批速度加快。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引导和支持龙头食品企业进一步扩大“价格、质量和供应保障”的行动效果,特别是发挥网上电子商务平台的突出作用,探索“非接触交易”的商业推广和分销模式。鉴于疫情期间外出就餐和购买食品的情况有所减少,鼓励线下食品企业发展网上业务,弥补线下业务的不足。鼓励电子商务平台实施更加慷慨的救助措施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哪些便利措施?
-质押登记绿色通道已经建立
根据相关企业和银行的需求,实现了快速催收和处理,力争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电子注册。对于涉及防疫和应急物资的企业,应立即采取措施。登记程序不得影响材料生产企业的贷款发放。
-组织地方组织开展质押需求和库存项目管理
根据防疫相关企业对专利和商标质押的需求以及企业在股权质押项目中的还款能力进行了综合安排,使政策和服务在国内得以落实,并积极配合银行发放贷款或利用充足的相关政策工具进行续贷。
-强化政策整合和工作创新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整合贷款贴息、风险补偿、保险、补贴等各种支持政策,创新互联网、新媒体等项目对接和政策宣传,有效发挥知识产权信贷增长作用,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来源:中国政府网
编辑: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