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360报道,近日,南京市文物保护志愿者通过微博发布消息称,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一座抗日战争碉堡被拆除,令人痛惜。这个地堡真的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地堡吗?谁拿走的?
[这座碉堡的历史价值仍然需要历史资料来支持志愿者申请信息保护的单位]
鲍文志愿者报告说,被拆除的碉堡位于南京江北新区浦昌小学附近。现在只剩下一堆瓦砾。
南京文保志愿者表示,他们在今年1月8日的检查中发现掩体被摧毁附近的工人说,去年7月和8月,这座碉堡还没有被拆除。
根据对附近居民的采访和相关史料,志愿者认为这座碉堡经历了南京保卫战。
鲍文志愿者张玉松说,据史料记载,日本侵略军第41团在浦口市作战,中国守军依靠防御工事打了三天。当地一位老人看到守军依靠碉堡进行抵抗。
,然而,一些学者说这个碉堡应该是在解放战争期间建造的
抗日战争历史学家金鼎认为,这座碉堡的大小与先前已确认的抗日战争碉堡不同,包括射击孔的大小、建筑物的墙厚、出入口的特点等,都与已确认的抗日战争碉堡不同。这个掩体的规模相对较小。
鲍文志愿者告诉记者,地堡最初被村庄包围。近年来,在碉堡出现之前,旧城已经重建,周围的村庄已经被拆除。2017年,志愿者向当地文化和保险部门提出申请,希望将其列为文化和保险部门。当时申请未获批准,因为掩体的识别需要可靠的历史数据来支持。当时提交申请报告的志愿者潘丽莎告诉记者,文化保险部门要求他们补充相关材料。
结果在补充材料收到回应之前,掩体已被拆除。记者从南京市江北新区有关部门了解到,拆除碉堡的责任在施工队。由于地堡不在文化保险单位,南京市文化旅游局文化保险处处长表示,他们无权干预。
南京市文化旅游局文化保护司副司长张国祥表示,如果列入第三次文物普查,规划部门和建设部门在进行建设时也会征求文化保护部门的意见。如果连人口普查点都不包括在内,文化和保险部门就无法控制它们。
[·鲍文志愿者:保留凝固的城市记忆不应仓促拆除]在这方面,抗日战争历史学家认为,虽然支持这座碉堡的历史资料仍需改进,但在此之前拆除它是草率的。
抗日战争历史学家金鼎认为,这座城市的发展现在需要保留更多这样的历史建筑,无论是解放战争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堡垒,因为它们都记录了这座城市在漫长历史中的点点滴滴。这对我们理解今天的和平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
江苏台记者/张青张健
(本文版权属于江苏省广播电视台,请注明转载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