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佛系防控疫情_新加坡加强对疫情防控力度:居家隔离者不得外出,违者可能面临重罚

[环球时报驻新加坡特约记者辛斌]新加坡的新疫情如何?新加坡一向以危机管理而闻名于世,但在新的皇冠病毒流行病蔓延的背景下,它遇到了相当大的疑问。为此,新加坡政府加大了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力度,宣布将从18日起收紧与新皇冠肺炎相关的检疫规定。现有的休假将被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回籍通知”所取代。那些收到通知的人在家庭隔离期间不允许外出,否则他们将面临重罚。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17日报道,新加坡卫生部称,当天该国又有两例新的冠状病毒确诊病例,均为新加坡人,包括一名1岁男童,共77例。同时,5人出院,发现24例康复病例。重症监护室的危重病人数量从5人减少到4人。此外,新加坡的聚集性感染人数在17日没有增加,但仍保持在5人

据报道,新加坡是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感染国根据最近的一篇文章,新加坡570万人口中有50多例,即发病率接近十万分之一。迅速发展的流行病导致公众指责政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本月7日,宗教团体为所有人举行了元宵节庆祝会。大量新加坡网民请愿反对,但活动仍如期举行。这让许多网民愤怒,并以武汉疫情爆发之初的“万人家庭聚餐”为例,认为新加坡在重复武汉的错误。当时,甚至有舆论认为新加坡将成为第二个武汉。

对于这种演讲,新加坡亚太临床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协会主席塔玛亚强调,新加坡无法与武汉相比他认为,新加坡可以参照浙江省或广东省的死亡率,这是第二波病例的地区,发展水平与新加坡比较接近。新加坡伊丽莎白医院的传染病顾问梁浩南说,新加坡大约一半的病例是从海外输入的。考虑到新加坡的高客流量和它在中国游客中的受欢迎程度,这个发展速度并不令人惊讶。更重要的是,新加坡通过体温测试和跟踪与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来仔细识别潜在病例。新加坡还提供每天100新加坡元(1新加坡元相当于5元人民币)的隔离补贴和免费治疗,以便患者能够自愿就诊。梁浩南表示,“在初始阶段将会有更多确诊病例,但潜在的回报是每日病例将保持在较低水平。”“

关于所有人庆祝元宵节引起的指控,塔玛亚说,政府建议取消或推迟大型活动,而不是直接禁止。相反,它把责任放在活动的组织者身上,并相信中国人民会做出明智的决定。梁浩南还指出,新加坡每天有数万次集会,但迄今只有少数感染人群,在拥挤的地方感染的概率不到0.01%。“政府很容易禁止,但很难保持士气,因此有必要保持良好的平衡。”

一些参加活动的朋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那天晚上参加活动的人数可能是1000或2000。以前每年参加活动的人数会更多,但是元宵节是一个夸张的说法,没有那么多的人。此外,组织者今年制定了严格的健康检查程序,包括测量体温、注意呼吸道症状以及拒绝身体不适者入境。庆祝元宵节的

199人的人群似乎没有那晚在新加坡主要超市抢购商品的人群那么壮观。在政府7日提高警戒级别后,许多人开始抢购大米、面条、卫生纸和其他物品。一位在超市排队等了45分钟才买到最后一盒鸡蛋的女士告诉新加坡《海峡时报》,“许多商品已经卖完了,好像超市在免费赠送它们。”新加坡居民哈齐姆告诉《环球时报》,他的家人也储备了一些米粉。许多新加坡人,像他一样,担心一旦红色警报出现,出去就不容易了。总理李显龙发表电视讲话,强调供应充足,并呼吁公众不要恐慌。直到那时,恐慌性购买潮才得以缓解。

不同于所有中国人戴的面具。新加坡政府一再强调,人们不应该戴没有疾病的口罩。自1月31日起,新加坡的主要报纸和杂志在显著位置刊登政府广告,让人们“给真正需要的人留下面具”然而,新加坡卫生部也强调,有身体不适或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应该戴口罩,以减少感染他人的机会。

《环球时报》驻新加坡记者在本周第一天工作的17日看到,新加坡人的工作节奏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不是所有的通勤者都戴口罩,即使在公共汽车和地铁上,大多数人都不戴。然而,根据记者的观察,与前几天相比,越来越多的人戴着口罩。与记者在同一个社区工作的黄晓捷说,尽管她很担心,但她相信政府应对疫情的措施已经有了数据,也有了计划。“它还没有达到紧张的程度。”我们去工作是为了谋生,间接为国家做贡献。"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