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帮助辖区内企业应对疫情影响,2月24日,贵阳经济开发区实施了首批区级产业政策扶持资金“十项措施”,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在防疫期内发展。32家企业共获得715万元资金支持,为企业重返工作岗位和恢复生产提供了“大礼包”。
2年17月,贵州省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海信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工人正在组装电视机。《贵州日报》当代财经媒体记者邓刚用
兑现了“十项措施”中的四项,包括第一项“以奖代补”专项基金、第三项“住房补贴”专项基金、“大数据产业”第六项发展基金和“商业服务”第八项补贴基金其中,贵州海岳模具有限公司等19家企业专项拨款480万元,用于兑现“以奖代补”专项资金;贵州奇瑞客运有限公司将兑现15万元“住房补贴”专项资金。贵州和鼎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共投入70万元发展“大数据产业”。贵州巴里商务管理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兑现“商务服务”补贴资金总额为150万元。
2年17月,贵州福斯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在贵州省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室工作。《贵州日报》当代财经媒体记者邓刚在首批套现企业中,拍摄了
199。贵阳经济开发区加大了对防疫期间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的支持力度。
按照《十项办法》中第一项“奖代补”专项资金支持要求,对防疫控制期内生产紧缺物资和配套工业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奖励在此次兑现的企业中,区内加大了对贵州海悦模具有限公司、贵州华阳电器有限公司等协助研发医用护目镜的企业的兑现力度,以及对贵州福居炉具有限公司、贵州和兴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捐赠防疫物资的企业政策的兑现力度1992年17日贵州省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贵州海越模具技术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准备工具《贵州日报》当代财经媒体记者邓刚摄
“奖补资金的快速兑现也给了我们对未来业务发展更大的信心。”贵州海悦模具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表示,在产业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根据相关配套政策,他们获得了50万元的专项资金“以奖代补”。
2年9月9日,贵阳经济开发区出台了《应对疫情、克服困难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十项措施》(以下简称《十项措施》),从以奖代补、减免租金、稳定就业、创新扶持等方面全面加强对辖区内企业的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为了确保政策的实施,经济开发区全面加大了政策的宣传力度。劳动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亲自带头走访企业,传达惠企政策,收集企业需求。同时,积极调动各部门人员,设立政策执行专场,加快各类专项扶持资金的审核,确保企业优惠政策的快速落实。
2年17月,贵州省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奇瑞万达贵州客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工人组装了该车。《贵州日报》当代财经媒体记者邓刚拍摄了
199的照片。接下来,贵阳经济开发区将进一步梳理“十项措施”,优化政策审查程序,加快资金审批。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园区将尽快收集资料、简化流程、优化服务,并按照每15天表彰一次的原则,尽快予以表彰。全力支持企业恢复生产,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