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公司股东多少人_上市公司股东大会不能这么开

每当评论员郅邦武

看到另一家上市公司把股东大会变成一场闹剧,它就上了头条。*中捷科技于10月28日上午宣布,由于股东大会期间出现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见证律师通常无法向2019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出具法律意见。

从随后股东大会的披露来看,*中捷股东大会直接在现场上演全武行,导致证人律师助理倒地被送往医院,甚至报警公安部门,相关人员被带走调查。

事实上,自8月初以来,尤其是每年壳保存的关键时刻到来之际,股东大会的召开和议程的设定之争愈演愈烈。*中捷不是一个例子。9月份,*圣·布森,*圣·高盛和其他濒临在股东大会上暂停上市的公司也出现了奇怪的情况,如股东大会结束后的“复活”和股东议案的瞬间死亡。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股东大会应该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讨论和决定涉及公司和股东利益的重大事项,是公司经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股东人数超过1万人的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是中小股东行使权利的渠道,其必要前提是股东大会能够在合法有序的基础上召开。然而,从近来成为头条新闻的越来越多的外来股东大会来看,应该反映股东意愿的股东大会已经成为少数人表现不佳的舞台。申诉的表达不再遵循法律的轨道,而是直接诉诸诸如诘问、哭喊和伤害他人等非正常手段。

从最近召开的*中捷股东大会来看,我们应该暂时抛开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是非,对任何采取不当措施干扰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召开的人进行处罚。股东大会,原本是一个简单的投票表决独立董事提案的过程,花了4个多小时。起初,股东们平等地行使他们的投票权,但最终由于人身伤害,会议议程被暂停。

家上市公司涉及千千一千万股东的权益,也是其他公司依法经营管理的范例。当然,市场不应该容忍这种丑陋的表现,证券监管当局应该密切关注它们。选择暴力来表达对正常召开的股东大会的要求,无疑证明了个体市场参与者的思维仍然停留在野蛮的丛林时代。事实上,如果不同意股东大会的决议,法律总是为各方当事人提供充分的救济,如向法院提起无效股东大会决议的诉讼、撤销股东大会决议的诉讼等。,但个体主体选择了法律和规则以外的其他手段。这是为什么?

此外,应该更加注意的是,这种各方之间发生暴力冲突的公司往往是内部治理不力的公司,外界有理由怀疑那些攻击股东大会议程或有意浑水摸鱼的利益相关方。例如,在中部某省某上市公司,原控股股东进入破产程序后,为了防止原实际控制人侵害上市公司利益被清算,一些董事、监事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其他股东行使其权利,而上述董事、监事无疑有违反“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的嫌疑因此,除了行政处罚和其他纪律措施之外,证券监管部门还应主动对股东大会的主体进行野蛮攻击,以掩盖自己的罪行,以混乱无序的股东大会为线索,将相关人员涉及的犯罪证据移交公安部门进行刑事调查,以打击那些损害全体股东利益的嚣张气焰。

目前,当一些上市公司在关键时刻“护壳”时,主体有自己的想法。此时,更需要正常的公司治理活动,而股东大会是所有股东自救的重要渠道。因此,作为一个负责监管的部门,除了对股东大会的异常现象进行必要的调查之外,有必要对整个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并对违规者给予应有的处罚。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