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企业复工复产政策_江西:扩大防疫物资产能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最近,根据防疫工作不断完善的新形势,江西省统筹推进防疫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协助企业复工、复产。与此同时,对防治材料的巨大需求已成为企业复工面临的诸多困难之一。为此,江西省采取多管齐下的办法,促进一批现有企业挖掘潜力,一批新企业扩大生产,一批新企业整合资源,一批国有企业承接,从而迅速提高保险和供应能力。目前,江西省49家口罩企业日产量已达到288万只以上,其他防疫材料的产量也明显增加。

三管齐下满足再就业企业对防疫材料的需求

“我们将于2月10日正式复工。为了确保一线工人的安全生产,每天需要2000套口罩和其他防护材料。“

南昌高新区南昌祁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近日已恢复生产虽然公司提前预留了口罩、消毒剂、防护服、手套等防护材料,但由于消耗量大,后续供应仍然相对紧张。

南昌祁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遇到的问题是目前已复工生产的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郭馨予22日表示,截至2月20日,全省12727家大型工业企业中已有9007家重返工作岗位,回报率为70.8%

“当前的问题是,重返工作岗位的速度很快,但重返生产岗位的速度很慢。受外地员工返岗困难、部分地区交通不畅、防疫物资供应紧张等因素制约,企业平均返岗率相对较低,大部分返岗企业生产能力恢复率低于40%”郭馨予说

以南昌高新区为例。根据开发区的要求,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十到位”防疫措施,恢复生产和工作。仅2月份,该地区就有153家“四大企业”全面复工。除了企业自己的储备之外,还有250,000个缺口盖、30吨酒精和消毒剂以及400多个温度计。

“如果防疫材料的这些缺口不能解决,一些企业将无法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产。”南昌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方面是恢复工作和再生产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防疫材料的差距很大。南昌高新区“三管齐下”解决企业防护材料短缺问题:在满足公众需求的前提下,安排企业恢复工作。加大需求信息发布力度,调动本地区力量,拓展采购渠道

”目前,南昌高新区已组装25.3万个口罩和120多桶消毒剂,首批已发放到45家企业该地区企业防护材料的短缺状况得到了有效缓解。南昌高新区应急指挥部企业防疫工作组副组长张说

企业转入火线生产政府建立了“绿色通道”

面对企业返岗防疫物资短缺,为保证各类企业返岗后的防疫需要,南昌市青山湖区的许多企业纷纷转入生产口罩、消毒剂、防护服等防疫物资“自给自足”

199家企业在火线上生产,政府建立了“绿色通道”。在供应短缺的时候,政府和企业正在共同努力增加防疫和控制的供应。

199疫情发生后,青山湖区南昌华星针织有限公司提出转产,南昌行业相关部门负责人亲临现场指导企业解决困难,支持建设4000平方米无菌车间,华星针织有限公司由生产标准服装转型为医用防护材料生产企业。

,作为省内最大的针织企业之一,华兴针织拥有服装制造的“硬核”生产能力,主要生产出口欧美的t恤等针织服装在防疫期间,华兴针织对车间进行了改造,更换了生产线,采购了原材料和设备。三条生产线和100多名工人加班加点,现在每天可以生产30,000套隔离服。

江西车普实业有限公司通过化学原理,对原来用于生产防冻剂的技术、设备和原料进行了重组,并紧急为目前紧缺的医用酒精建立了一个生产渠道。不仅如此,在满足复工要求后,该企业还改造了一条生产线,生产了84种消毒液,30多名员工为封闭管理的厂区增加了全马力生产。青山湖区科技工业信息局副局长

李晓军表示,目前正在协调5家有转移生产能力的企业的资质、设备和原材料采购,并提前争取进一步扩大防疫物资的生产能力。

截至2月21日,青山湖区复工企业201家,复工率83.5%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表示,鉴于对综合防治材料的巨大需求,江西已制定了扩能增产工作计划。努力推动一批现有企业挖潜、一批新企业扩产、一批新企业整合资源、一批新企业由国有企业承接,快速提高保险和供应能力。

”截止20日,全省49家重点口罩生产企业日产量超过288万只,累计生产口罩4699万只此外,隔离衣、一次性医用手套、消毒用品和负压救护车等防控材料的产量也大幅增加。”负责人说道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