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新闻网2月22日电(肖)“特殊时期,出门必须戴口罩!”“你在这次行动中做得很好……”2月22日,在宜宾市助理管理站的阅览室里,工作人员正在为一名13岁的未成年男孩陶涛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活动。陶涛一边思考和下棋,一边不时与工作人员讨论布局。
陶和他的手下下棋(肖摄)
近日,救助管理站通过家庭关爱、体育活动、行为矫正等心理咨询,逐步缓解了涛的紧张和抵触情绪及其他负面情绪。
无生活来源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流动性强、防控工作难度大、自我保护能力弱的群体。宜宾市救助管理站坚持“防止外来输入、防止内部扩散”的工作原则,按照《四川省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新皇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对救助人员实施隔离观察和严格封闭管理
为受助人员开展心理咨询(肖摄)
为防止疫情期间受助人员在站内滞留时间过长造成的焦虑,市救助管理站及时跟进心理咨询服务,专门制定了《站内受助人员心理咨询实施方案》,充分利用了站内三名全国中级社会工作者和一名初级社会工作者的有效资源。 并成立了以站长为首的心理咨询工作组,负责站内受助人员的心理评估、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组已经为站内所有接受者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以便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他们在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并进一步跟踪和解决。根据受助人员的不同情况和特点,以“定向配对”的方式,每周开展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心理咨询活动,有效帮助站内受助人员以良好乐观的心理状态积极应对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