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一边认真听着对方的叙述,一边记录在纸上半个多小时后,经过陈艳轻声细语的心理咨询,母亲终于松了一口气
陈艳,大学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疫情爆发后,她加入西苑街志愿者服务队,帮助群众缓解不良情绪,调整心理状态,增强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勇气。
据报道,在疫情防控期间,蜀山区西苑街岳西新村社区有1500户家庭处于封闭管理状态。在收到检疫通知表后,业主们有了一项名为“关爱姐妹心理咨询”的服务。这背后是陈艳和她的团队。
“除了普通的医疗救助,考虑到长期隔离的居民可能会有心理帮助,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陈艳。”“据街道负责人说,陈艳已经从事街道志愿服务十多年了。“陈老师的志愿者团队由五人组成,所以让他们为居民做网上心理咨询以缓解焦虑是合适的。“
这些天,陈艳的微信和手机都响个不停社区根据每个志愿者的工作需要确定了他们的责任范围。陈艳负责3个微信群,总人数超过150人,其中2人在家里面对孤立的群众,1人是企业员工返岗。
"@亲爱的姐姐,虽然隔离已经解除,我的心还是有点紧张“向陈艳求助的赵兰(化名)此前曾联系过一名确诊为肺炎的患者,并在集中隔离点进行了医学隔离观察。
2年10月10日,从隔离状态中释放出来的赵兰开始重返工作岗位,但他的情绪一直很低落。了解了赵兰的情况后,陈艳制定了一个心理咨询计划,引导对方表达自己的心理担忧和疑虑。“这样,她的情绪就会得到缓解,然后我会与她分享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传达战胜疫情的信心,从而帮助她及时消除忧虑,更好地投入工作。”陈艳说
"长期隔离,人们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和烦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主要是倾听他们,让他们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然后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援助。“
心理咨询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不仅需要倾听,还需要迅速理解和记录,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迅速找到症结所在,并以最恰当的表达方式传递给对方。连续十多天,陈艳和她的志愿者团队从每天早上8: 30开始服务,轮流值班直到深夜。
“我是一名志愿者,也是一名党员,在我们团结一致防治新皇冠肺炎的关键时刻。我必须站起来,用我的专业知识帮助群众消除焦虑,增强信心。”陈艳告诉记者,与“流行病”的斗争完全是关于心理学的。她有责任为大众戴上安全“面具”,并在前线建立一个心理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