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人民日报》今天刊登了党委书记、校主席王献军的理论文章《进一步加强艺术实践教学》。1992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在理论版的第9版刊登了党委书记、我校校长王献军的理论文章《进一步加强艺术实践教学》。
转载于此供读者欣赏。
全文如下
进一步加强艺术实践教学
作者:大连艺术大学党委书记王献军
艺术实践教学是相对于艺术理论教学而言的,是指实践性强的教学活动,包括艺术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创业活动和社会实践除了艺术理论教学加强艺术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利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般来说,课堂教学主要是传授知识,但知识不一定意味着质量和能力。知识转化为质量和能力通常需要实践作为中间环节。实践教学是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它能使学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与强调教师指导和课堂教学的课堂教学不同,实践教学将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这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动手动脑。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并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艺术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增强学生艺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艺术知识向艺术素质有效转化的关键,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在艺术实践教学中,歌唱、演奏、舞蹈、绘画等专业技能的培养不再局限于课堂和课堂,而是将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环境和资源来培养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延伸和拓展的重要空间,具有其他教学形式无法替代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实践证明,艺术实践教学是一种注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艺术学科(如声乐、器乐、舞蹈、设计等。)是高度实用的学科,直接影响人们的视觉、听觉等。是感官接受并深入人心的教学活动。因此,艺术学科的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参与性特征,其技能的掌握是一个反复实践、熟能生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然重要,而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这是因为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过程,这离不开老师的精心指导。教师应在实践教学中加强指导,发现学生在歌唱、演奏、舞蹈和绘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并指导学生反复练习,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这就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实践教学的特点、规律、方法和手段,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目前,许多艺术院校的教师在大学毕业后直接任教。他们学历高,专业知识丰富,但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实践教学能力薄弱,不利于教师的发展。加强美术实践教学,可以使教师深刻理解学生的美术接受习惯和特点,对美术实践教学规律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的美术教学能力。可以说,艺术实践教学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有助于艺术院校更好地服务社会。高校利用自身在学科、专业、人才、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为社会服务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它也是高校发展的源泉和强大动力。实践证明,高校只有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彰显自身价值,实现自身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为艺术院校服务社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没有艺术实践教学,艺术院校就不能为社会服务。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和民间艺术等艺术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形式和内容是不同的。有些适合表演,有些适合展览,有些适合训练。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艺术实践教学应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以需求为导向,把握人民的文化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根据专业、项目和成果的实际情况,有的可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的可以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有的可以为社会提供各种教育服务和文化服务。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没有人拥有他想要的,没有人拥有他想要的,没有人拥有他想要的"的原则。我们应该坚持做某事,什么也不做。应搭建艺术实践教学服务平台,培养艺术实践教学服务团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开展高质量的艺术实践教学。
_
_
编辑:李喻晓
校对: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