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十上市科创板公司_康希诺在港股上市一年 又想上科创板

得益于1993年的近3.5亿元,这家在港上市一年的疫苗公司也想上市

。自成立以来,它吸引了香港上市公司的注意力,同时吸引了其他a股行业的许多公司“迎头赶上”

近日,康熙诺生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熙诺”)提交申报草案,申请在科技创新局上市。中信证券担任保荐人和主承销商。联合主承销商和副主承销商分别是CICC证券和渤海证券。

值得一提的是,康诺特于2019年初刚刚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现在,不到一年后,它已经开始冲刺a股,瞄准SciDev.Net。并成为另一家转向SciDev.Net的香港公司。

前十上市科创板公司

图片来源:图片蠕虫创意

1

年亏损

据介绍,康心诺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创新疫苗企业。它促进了中国一系列创新疫苗的研发。研发渠道涵盖临床疫苗接种量大的疫苗,用于预防脑膜炎、埃博拉病毒病、白喉、百日咳、肺炎、结核病、带状疱疹和其他适应症。根据

招股说明书,2016 -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5.47万元、17.22万元、281.99万元和192.97万元,相应净利润为-4985.2万元、-6449.100元、-1.39亿元和-9347.66万元

从这一点来看,康信诺已成为继泽晶制药有限公司、百乐泰、前沿生物、神州细胞、石军生物、天之航之后第七家提交科技创新板上市申请的亏损企业

类似于SciDev.Net的其他“前辈”,他们没有获利。康诺特表示,该公司仍处于疫苗研发阶段,产品尚未获得营销许可,因此主要产品没有产生相关销售收入。目前,确认的收入主要是零星收入。

关于上市标准,康希诺选择了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即“预期市场价值不低于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要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已取得初步成效“

本次申请上市,通力计划申请公开发行不超过2480万股,并计划募集10亿元,用于二期生产基地建设、疫苗研发进展、疫苗追溯、冷链物流系统和信息系统建设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2

研发投资增加

尽管康诺特尚未从其主要产品中获得收入,但它非常重视研发

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的研发费用逐年增加,分别为5163.34万元、8941万元、1.24亿元和9983.73万元。研发成本的增加是由于公司在研发人员、材料消耗、仪器设备、实验室测试等方面的持续投资。

从明细上看,公司将研发投资分为成本研发投资和资本化研发投资,资本化研发投资始于2017年根据披露,自2017年至2018年及2019年1月至9月,康诺特的资本化R&D投资分别占R&D总投资的23.83%、8.31%及5.25%

对此,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首次公开募股日报》,“如果在开发阶段(企业)形成成果的可能性较大,可以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即研发投入资本化),一般在开发后期满足资本化条件,所有研发支出的资本化率不会很高。”“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疫苗研发和生产方面逐步建立了四个领先的核心技术平台,从而逐步开发出15种创新疫苗产品,用于脑膜炎、埃博拉病毒病、百白破、肺炎、结核病、带状疱疹等12种适应症。其中,埃博拉病毒病疫苗已获得新药证书,两种脑膜炎球菌疫苗产品已提交新药申请并被接受,白喉-百日咳、肺炎和结核病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公共信息显示,康诺特也是中国第一家研发埃博拉病毒疫苗的公司。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公司已获得18项关键技术和研究产品的发明专利授权,其中16项为国内专利,2项为国外专利

3

受到资本的青睐。据了解,公司实际控制人及控股股东为俞雪峰、、邱、、毛。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俞雪峰直接持有公司8.03%的股份;朱滔通过三个员工持股平台直接持有公司8.03%的股份,间接控制公司3.58%的股份。邱持有7.69%的股份,毛直接持有7.34%的股份,四人共持有34.66%的股份

此外,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中国证券投资公司持有公司0.53%的股权,而中国证券投资公司是保荐机构中信证券的全资子公司。金世遗康持有0.53%的股权,是保荐机构全资子公司太阳公司设立的直接投资基金产品。此外,公司与中介机构之间不存在与此问题相关的直接或间接股权或其他股权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康诺特也很受资本的欢迎。根据

199天的查眼信息,公司自成立以来已经进行了7轮融资(不包括2019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开发行融资)

在这些非公开融资中,融资金额最大的是在2017年4月,当时融资总额为4.5亿元,吸引了国家投资创新先进制造业投资基金、gopher asset、陈达风险投资、金石投资、礼来亚洲基金、祁鸣风险投资、国家投资创新和富裕股权等8家机构的投资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