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的新区_把民风民俗融入数字文创 这个高新区要打造成都味儿的“公园城市”

天前,“中国成都数字文学创作产业合作平台”在四川成都正式启动,旨在打造一个集主题文学创作、文化公益、孵化与合作创作、产业链服务、版权保护和交易于一体的综合性数字文学创作产业合作平台

数字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成都的标志之一据悉,2019年,成都将新增88个文昌街区、17个文昌镇和661个文昌空间。成都高新区瞪羚谷公园社区作为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园,将自身定位为国际典范和成都风格的天府城市森林公园社区,突出“公园城市”的特色,将数字创意产业与“公园城市”有机融合,实现人、城市、环境、产业的高度和谐统一。

“公园城市”的概念是对中国传统造园理念的现代继承。当它与创意数字艺术产业相遇时,会有什么样的火花?日前,《科技日报》的一名记者走访了瞪羚谷数字文化产业基地的产业载体——天府长岛。

再现川西森林景观,创造成都文化创造精神

去年5月,成都高新区首次发布了瞪羚谷公园社区城市设计方案,致力于创造文化创造的“公园城市”审美样本作为成都高新区的重点工业社区,瞪羚谷遵循“公园城市”的理念,规划面积为4.6平方公里。按照39%的生态用地、46%的生活用地和15%的生产用地的科学规划比例,注重数字文化创意的细分,为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创造绿色走廊等。

记者在已竣工的瞪羚谷天府长岛(一期)看到,公园内建筑均为独栋别墅,采用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建筑布局呈现出“川西森林板块”的特色,并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如树木、树林、水流等有机融合。“‘川西潘麟’是一种集生产、生活、景观于一体的复合居住模式。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它的生命形式和建筑形式已经演变成深深印在川西民俗中的文化符号。“天府长岛”相关运营负责人表示,该公园充分挖掘了当地元素,强调国际化和区域特色,形成了一个具有成都风味的绿岛谷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文化生产,文化创意灵感的产生离不开良好的环境。“一个成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应该是一个充满创新和创造力的地方。在设计和美学上应该有一个超现代的概念,并在公园的建筑设计和空间布局中体现这些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文化创意的诞生和新产品的开发。该负责人表示,该公园将传统历史文化基因与现代数字技术元素相结合,营造出一种体现成都精神的文化氛围,帮助企业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

建立连接平台激发文化创意灵感

“公园城”产生的最大亮点和难点是“连接”,即不同原有土地属性的绿地资源的整体管理和综合应用面对创建“公园城市”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瞪羚谷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努力打造中西部工业生态中最完善的数字城市森林盘

成都高新区新经济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成都高新区将重点培育一批增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瞪羚企业,推进“文创+”和“科技+”的融合,在沪蜀建设一个生态、工业社区和文化艺术中心的快速成长的瞪羚企业聚居地。

”通过数字文化企业聚落的建设,与产业发展相关的人员、技术、资本、市场等要素以及其他服务资源将聚集在这个平台上,为企业提供相互联系、相互碰撞、共同发展的机会。瞪羚谷天府长岛官员表示,数字创意企业想要发展,除了文化创意等软资源的支持,还需要科技的“硬手段”。天府长岛社区由天府软件园管理这样,通过准确了解数字创意企业的痛点和需求,将成都高新区和天府软件园的技术资源连接起来,促进各企业优势互补,实现上下游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发展。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