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资本监管规则过渡期的结束,熟悉的银行金融也悄然告别过去。对银行和投资者来说,这都是一个调整和学习的过程。例如,以前的保本产品逐渐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净值产品。财富管理产品的设计和选择考验了从业者和投资者的智慧。
随着新资产管理条例过渡期的结束,熟悉的银行财务管理正在悄然离开过去。对银行和投资者来说,这都是一个调整和学习的过程。例如,以前的保本产品逐渐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净值产品。财富管理产品的设计和选择考验了从业者和投资者的智慧。据
“金融第一医院”初步统计,去年1-11月,保本理财产品月发行量下降40%,净值产品逐渐成为主力。财富管理的平均回报率从新规发布时的4.82%降至去年11月的3.98%,但更多的股票投资产品也意味着投资者有更多机会获得高回报。
华泰证券研究报告指出,随着资产管理行业重塑新格局,银行面临许多机遇和责任。未来,银行融资将面临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两大趋势:一是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趋势;二、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资产管理行业将回归“受人委托、代客户理财”的资产管理源头逐步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不断提升客户服务能力,满足更广泛的群体和更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的平均回报率连续20多个月下降。
“金融第一医院”从金融产品的数量、产品类型、收益率等方面梳理了2019年银行金融产品的变化具体来说,从理财产品的数量来看,2019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将达到43279个根据发行理财产品的银行类型,城市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数量最多,达到16355家,占全部理财产品的37.79%;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国有大银行分为两类或三类,分别为12115家和8817家,分别占27.99%和20.37%。2019年
银行理财产品最明显的变化是保本产品急剧下降。根据溥仪标准数据,2019年前11个月保本银行理财产品月平均发行量约为2367份,而2018年前11个月保本银行理财产品月平均发行量约为3055份。
2019年,保本理财也在持续减持:具体来说,2019年1月银行发行的保本理财产品数量最多的是3219种;10月,由于长假,该行发行的保本金融产品数量最少,为1863种。11月,银行担保金融产品发行量为1912份,比1月份的3219份减少1307份,降幅超过40%
据了解,银行正在加快对理财类股票的消化和转化。最近,一些银行已经停止发行或调整保本金融产品。
是一种净值产品,与资本担保金融产品形成对比。荣360大数据研究所将每月监控银行发行的净值产品。据其统计,去年11月份发行的金融产品净值为1383种,比10月份增加298种,环比增长27.47%。新增净资产产品达到新高,连续五个月超过1000个。自去年以来,净值理财产品的发行量稳步增长,自下半年以来大幅增长。
自从新的资产管理条例生效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回报率一直呈下降趋势。根据溥仪标准的统计,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从4.82%下降至3.98%,连续21个月下降,11月降至4%以下
荣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随着新资本监管规则过渡期进入最后一年倒计时,银行开始加快处置不符合新合资监管规则要求的现有旧产品。一方面,是加快处置高产老产品;另一方面,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很大,政策压低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理财产品的资产侧收益下降。在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理财产品的整体收入水平持续下降。
净值转型继续推进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2019年以来理财产品的净值转型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净值产品的规模仍然相对较低。在资产净值转型过程中,银行不仅面临投资和研究能力不足、投资者对资产净值产品接受度不足、资产净值产品运营管理体系建设不足等挑战,还面临着如何顺利延续新旧产品的问题。今年,我行转型任务十分艰巨,资产净值理财产品发行将继续大幅增长。
随着理财产品向净值的逐步转化,普通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投资理财产品?溥仪标准研究院研究员魏建议,投资者在购买产品时应充分了解产品的估值方法和投资方向,并与理财经理充分沟通,了解产品收益波动的总体情况。例如,有些产品可能同时采用摊余成本法和市场价值法,从而导致产品运营初期收入波动较大,但长期来看收入是稳定的。
2020金融产品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魏认为,由于2020年仍处于过渡期,我行财务管理的重点仍是产品的净值转化,金融子公司的产品设计扩张不会太激进,产品定位仍将侧重于固定收益资产。
资料来源:第一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