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启动重大公共卫生应急一级反应后,市民一旦出现发热将如何就医?基层医疗机构如何运作?如何落实门诊安全措施?
1年1月27日下午,《北京商报》的记者今天走进了一些社区医疗中心和指定的传染病医院,进入了北京市的防疫第一线。
社区医院:每天拨打200个电话进行健康咨询
社区医院的第一道防线在防疫和健康教育中至关重要1月27日下午14点,北京商报记者来到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入口处,不时有人进出,基本上都戴着面具。入口是预审分诊台,医务人员在这里测量每个人的体温。分诊台展示了朝阳区16家发热门诊的名单。
“我们将与社区合作,通过电话与当地居民沟通,并提醒返回北京的居民在家里要与世隔绝。如果他们有发烧症状,他们必须立即到发烧诊所接受治疗。最近,我们每天打200到300个电话。稍后,我们将举行一次会议来划分名单。有时我们仍然在晚上10点多打电话有些病人不明白,但他们会合作。总的来说,人们的预防意识比以前强多了。“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永金今天在《北京商报》上告诉记者他说,如果到社区医院看病的病人需要先量体温,如果体温高,就需要转到有发热门诊的医院看病。目前,医院门诊每天消毒4次,预审和分诊台也随时保持消毒。
据报道,自疫情爆发以来,北京市朝阳区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专门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由办公室、医疗保障组、交通保障组等9个小组组成,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级应对工作。为了落实属地责任,确保统筹安排,朝阳区启动了8万多名政府和社区干部、公安部队、楼门领导等。对相关人员进行随访和健康询问,安排建设项目、酒店、旅游团等。在一个接一个的区域,识别并切断传染源。
定点医院:启动应急预案,下午14: 30设立专门隔离室
。记者来到北京市朝阳区垂柳医院,这是朝阳区的一家定点医院,新型冠状病毒在这里感染了肺炎。记者第一次来到急诊部,进门时看到了预筛选分诊办公室。医务人员向记者介绍说,当天登记了6到7名发烧病人。北京垂柳医院
199急救中心主任医师谷玮表示,疫情爆发后,医院急诊科对发热患者的预筛查和筛查更加严格。急诊科需要筛查出疑似病例,将患者转移到发热门诊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并将疑似患者报告给北京疾病控制中心。谷玮说,疫情爆发后,医院将急诊部一楼的一个外科治疗室改成了一个独立的呼吸道传染病隔离室。对于危重和疑似患者,将进行隔离并就地治疗。然而,尚未发生任何确诊或疑似病例。下午14: 50垂柳医院发热门诊24*7*365持续开放当记者到达时,分诊台的护士正在询问病人症状并登记。据了解,从1月20日起,在武汉连续旅行或有生命史的发热患者前来就诊。面对发热门诊接待的压力,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落实防疫措施。
名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的程序是什么?垂柳医院发热门诊护士长王今天在《京华时报》上向记者介绍,当患者前来就诊时,工作人员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是否有在武汉旅游或居住的经历,是否与来自武汉的有呼吸道症状的发热患者有过接触等信息。同时,测量病人的体温。如果体温高于37.3度,患者将按照发热门诊的诊断和治疗标准在发热门诊接受治疗。如果体温低于37.3度,病人将被推荐到急诊室或相应的诊所。如果有疑似病人,他们将被安置在当地隔离区,医生将进行初步检测。疑似新肺炎患者将根据上级要求进行采样和检测,并上报上级疾病控制部门。
保证:安排一定数量的医务人员抢救发热门诊
王今天在《北京商报》上对记者说,由于春节和疫情的影响,最近到发热门诊就诊的医务人员数量有所减少,但自疫情爆发以来,医务人员数量有所增加。北京商报记者今天进入输液区,看到4名患者正在输液,他们都戴着口罩。王·说:“通常门诊发热病人约200人,高峰时期门诊发热病人达280-300人。”最近,寻求治疗的人数有所减少,基本上在150-170人左右。目前有12名医生和14名护士在发热门诊工作,分别比以前多了4名。“
”自1月24日以来,我们已部署多名医护人员抢救发热门诊。新任感染科副主任孙春荣也提前于1月25日向发热门诊报到。垂柳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多批次增加医疗队,提高了发热门诊的诊疗实力,建立了疫情处理梯队,为周边人群建立了防疫第一道防线
。据说,在提高发热门诊诊疗实力的同时,垂柳医院还协调各部门在发热门诊增设6个隔离病房。医院领导率先放弃了休假,中层干部取消了休假,首席行政官值班,派出更多人员,后勤和安全人员值班...所有医院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随时待命,以确保防疫和控制工作到位。谷玮,
,指出在设立发热门诊的二级和三级综合医院治疗轻中度初治患者没有问题。建议公众不要成群结队地去3A医院,这将延长就医和等待的时间。此外,大量的患者也会造成不必要的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