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疫已进入关键阶段为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相关治疗药物的监测,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和广州呼吸卫生研究所临床病毒室,结合国家卫生安全委员会颁布的指南和共识,结合治疗药物监测的相关技术原则,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药浓度检测的技术指南,与新型冠状病毒省内几家定点医院的药学专家共同制定。摘要:介绍了与治疗药物监测相关的血液样本采集、检测、保存和废弃等生物安全实验活动的要求,旨在通过标准化的实验操作,为临床安全、准确用药提供准确参考。
现已发布,供医疗机构参考。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及时向本局报告。地址
:广州市东风东路753号东塔701室51080
电话:(020)37886326, 37886321传真:37886330
电子邮件:gdsyxh45@126.com
网站:http://www . sinophamacy . com . cn
附件: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药浓度检测技术指南”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药浓度检测技术指南”起草专家 本技术指南是根据国家卫生安全委员会发布的指南和共识,结合治疗药物监测的相关技术原则制定的。介绍了血液样本采集、检测、保存、废弃等生物安全实验活动的要求。涉及治疗药物监测,旨在通过标准化的实验操作,为临床安全、准确用药提供准确参考。
1,前言
治疗药物监测(TDM)通过临床治疗中的药物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生物样品中药物及相关活性代谢物的浓度,以确保药物疗效,避免药物毒副作用,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临床监测主要针对治疗指标低、安全范围窄、毒副作用强的药物,以达到理想药物浓度的最佳治疗效果。目前,需要治疗的常见药物包括万古霉素、伏立康唑、地高辛、茶碱、他克莫司、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等
新型冠状病毒重症肺炎患者易患急性呼吸道疾病,而患者有基础疾病,导致用药情况复杂针对此类重症患者的药物治疗模式可有效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的进一步打击,确保及时、有效、安全地控制重症肺炎患者在新型冠状病毒中的病情。
外周静脉血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时分复用生物样本,是获取准确个体化用药信息的重要材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标本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保护。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病原体按照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中的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进行管理。血药浓度监测项目提交的样本属于未培养的感染性物质。感染性物质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进行,同时应采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个人防护。
指南旨在监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外周静脉血样本的治疗药物。旨在实现安全、规范、准确的中药实验操作,确保检验人员安全、规范的检验操作,为临床准确用药提供重要参考。
2、标本采集与检验
(1)采集对象
例确诊肺炎病例、疑似病例、疑似病例患者聚类,其他需要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或鉴别诊断的
(二)标本采集要求
1。从事新型冠状病毒标本采集的技术人员应经过生物安全培训,并具备相应的实验技能取样人员应具备三级生物安全防护。个人防护装备应要求N95面罩或医用防护面罩、双层乳胶手套、面罩、护目镜、工作服外防护服、双层医用防护帽和手部卫生如有必要,双层口罩(外部医用防护口罩和内部N95口罩)如果您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应及时更换外层乳胶手套。
2。住院病例标本由我院医务人员采集
3。患者需要戴口罩或其他呼吸屏障,以避免咳嗽、呼吸道诊断和治疗等可疑患者被隔离并就地取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