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解读只有在清晰的产权制度框架下,企业才能合理合法地收集和利用数据,个人信息保护的需求才有法律依据。
个人信息保护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企业只有坚持“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利用”的原则,才能积极享受大数据时代的成果。
打开购物网站,后台根据用户搜索记录准确推送商品。登录社交平台,投放定向广告。注册的电子会员可以在节日收到祝福和问候...在大数据时代,人们享受着数据给他们内心内容带来的便利,同时也承担着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
不久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召开了一次远程协商会议,主题是“在大数据时代加强个人信息保护”。CPPCC委员和专家代表通过现场发言和手机联系等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并与中央互联网信息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卫生委员会、市场监管总局等5个部委的负责同志进行了互动。
谁接触了我的信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CPPCC)被列为年度重点督办提案。
在手机上打开一个新安装的美食应用程序。页面上会弹出多个权限应用程序,要求访问个人信息,如相册、地址簿、位置等。即使您选择禁止,您也需要同意隐私政策,否则您将无法继续使用该应用。然而,仔细阅读隐私政策的条款会发现,它的内容晦涩而冗长,很少有人有耐心去阅读和准确理解它们。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电子商务和社交软件平台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现象已经成为投诉的新热点。85.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曾遭受过个人信息泄露之苦,如接到销售电话、短信骚扰、垃圾邮件等。“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可以打开20多个权限,几乎可以‘控制’用户的手机和隐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陈小红说:“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非常重要,这关系到个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并为全球互联网治理探索一条新的道路。”“
与姓名、职业和通信记录等传统信息相比,面部、指纹和声纹等生物特征数据现在同等重要2019年9月,一度成为互联网热门应用的一家变脸软件开发企业因涉嫌未能按照法律法规收集和使用人脸信息而接受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采访。在会上,CPPCC全国委员会成员谈到了剑锋通过手机连接表达的担忧:“生物特征数据是唯一的,不可再生的,不能改变和转化。一旦泄露,可能会造成社会风险。”“
大数据时代,谁动了我的信息?如何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谁将监督个人信息的非法使用?这些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密切相关。
2-019年全国两会后,“大数据时代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成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PPCC)全国委员会的重要提案之一10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PPCC)提案委员会全国委员会成员在湖南和贵州组织了特别调查,以监督关键提案。同时,会员移动演出平台也及时开通了讨论组,131名会员发表了299条意见和建议。
"保护个人信息涉及广泛的主体和利益。它要求政府行政、立法与司法、企业与个人等相关主体在立法模式、责任取向、认知自律等方面共同努力,共同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从各自的角度实现对个人信息的全方位保护。”陈小红说
数据属于用户还是收集平台?
加速立法和用法律武器保护隐私和安全
加速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是成员的意见
”目前,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比较零散,实施起来也比较困难。一些关键问题,如个人信息保护的范围、数据流程和惩罚机制需要进一步澄清。”全国政协委员张颖建议尽快颁布个人信息保护法,制定实施细则和国家标准,以加快解决个人信息保护领域长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
199提出要完善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估、报酬由贡献决定的机制。数据属于用户还是数据收集平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赖明勇认为,只有在明确的产权制度框架下,企业才能合理合法地收集和利用数据,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才有法律依据。赖明勇建议明确数据产权归属,并严格依法授权和监督一方面,在个人敏感信息的收集、传输、存储、流通、交易和利用的全过程中,应依法明确个人数据的所有权、处理权和知情权。另一方面,应加强动态监督和适当的问责制,并加大对披露个人敏感信息的处罚力度。明确数据用户的安全保障义务,构建个人信息数据用户的责任指标,提高数据使用的风险防控能力,确保个人敏感数据的安全和保密。
“在设计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时,要注重两者的结合,要有一个基本点。”在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王利民说,一个基本点是划定个人信息技术的应用边界。个人信息数据应按照“识别不提取”和“量化不确定”的要求进行处理。企业在处理用户信息时,只收集与改善产品和用户体验相关的内容,不允许根据特定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和应用。注意两者的结合,即“监督与自律的结合”。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电信和互联网企业的监管,建立跨部门的个人信息安全协调联动机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
199成员在调查中还发现,目前个人信息保护的司法救济机制不完善,难以认定侵权主体和侵权责任,难以获取证据和提供证据。“个人信息安全与食品药品安全和环境安全一样,具有侵权分散、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等特点建议市场监管部门主动与司法机关联系,将侵犯个人资料纳入民事诉讼范围,探索建立公益诉讼和独立诉讼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朱山说199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相关部委的积极回应。中央网络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正在推动制定国家大数据安全战略。关于个人信息标准化的问题也在酝酿之中,并将充分吸收委员会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保护个人信息会影响数据行业的发展吗?
找到了一个好的平衡点,在保护的发展中,在保护的使用中
进一步深化了讨论:个人信息保护过于狭隘,权利有被侵犯的危险;保护范围过宽会影响信息的自由流动,阻碍数据产业的发展。我们如何把握数据开发和隐私保护之间的平衡?
”建议制定分类保护和处理标准,指导网络运营商、网络安全企业和网络安全服务机构按照分类标准进行评估,提高网络安全保护能力。”全国政协委员王跃群说从事信息产业
的全国政协委员佟国华也同意这一观点。佟国华表示,一些企业对数据传输和使用问题认识模糊,将相关部门委托收集和存储的数据作为企业运行,谋取利益。“数据管理部门应主动定义信息级别,建立数据使用和交易标准,处理一般信息和个人隐私信息之间的关系,并监督企业对不同级别的信息进行分类和处理“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迭代速度很快,新的网络攻击层出不穷,为了有效保护个人信息,让大众享受大数据红利,单靠传统的治理手段显然是不够的全国政协委员张颖建议,要加强前瞻性研究,加强隐私设计、区块链、数据水印等新概念和新技术的应用,确保行业健康发展。
医疗是个人信息保护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其特殊性在于它以人为研究对象,所有的医疗行为和结果都是以获取个人信息为基础的。近年来,电子病历、远程医疗、人工智能等信息化医疗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患者信息的披露,患者不时遭受精神痛苦和歧视。医疗行业的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医疗单位应设立专门的网络管理机构和岗位,明确网络安全重点岗位、职责分配、人员技能和人员数量要求,加强医疗信息安全人员队伍建设,重视医疗信息的整体管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PPCC)全国委员会的一名成员崔伦,在辽宁的分会场,采取行动解决这个问题。
199全国政协委员、原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书记方来英建议建立信息安全评估体系。未进行信息安全评估的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不应连接到公共卫生网络,也不应与电子病历和检测结果报告等其他医疗服务单位进行实时通信。信息安全评估结果应当作为医疗机构向社会公开的一部分。「资讯保安课程亦可引入高等医学教育,以加强道德教育,让医生在开始职业生涯时,建立个人资讯保护意识。”方来英说道成员认为,保护个人信息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和大事。只有坚持“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利用”的原则,我们才能积极享受大数据时代的成果。
人民日报(2020年2月13日,第1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