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木皮筐、手纺绳器、狍子角帽、达斡尔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里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腾克镇腾克村,有一个木制结构、柳条覆盖的达斡尔族传统民居风格的达斡尔族民间文化展厅,陈列着205件与达斡尔族密切相关的古老器物。所有这些都被一个人收集了12年。他是老达斡尔鄂州人
民俗文化展览馆外观(数据地图)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这个马鞍非常珍贵,从一位老达斡尔族牧民那里经过多次交谈才得到它。这是我们的达斡尔马鞍。”铁柱骄傲地指着马鞍说:“看,蒙古马鞍的后部隆起比前部隆起高,而我们达斡尔族马鞍的前部隆起比后部隆起高。”艾蒂朱,256岁以上,19958岁,生长在传统的达斡尔族文化中,非常熟悉该民族的生产和生活用具。在过去的20-30年里,随着现代生活的影响,达斡尔族原有的项目越来越少,民间文化逐渐淡化,导致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难题。意识到这一点,2008年,湖北铁柱开始收集民族的旧物品,并试图“保留”民族的民俗文化。
湖北铁柱对达斡尔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奉献,已被腾克镇干部所见。腾克镇是达斡尔族的聚居地,就像湖北铁柱一样,当时镇政府也想保护达斡尔族的民俗文化。因此,在2009年,该镇设立了一个专门的网站,并资助湖北铁柱“网罗”最具达斡尔族特色的老物件,并最终在腾格里镇建立了现在的达斡尔族民俗文化展览馆。
年一个接一个,年复一年,经过湖北铁柱12年的辛勤劳动,他收集了205件古老的达斡尔族器物,从炊具、生活用具、狩猎用具到日常服装,几乎涵盖了过去达斡尔族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参观展览馆的人数最多可达每年40,000多人。
如今,腾格里镇的达斡尔族民俗文化展览馆已成为全乡最具文化底蕴的地方,伊泽珠也成了策展人。无论是村民还是外国游客,总是有一波又一波的人来参观博物馆。湖北铁柱最自豪的事情是向他们逐一解释古老物品背后的传统达斡尔族文化,同时不忘自豪地说:“我是达斡尔族。””
/新华社记者王晶
编辑/崔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