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114-11月5日消息(水怡)-日前,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室主任王广权在“恒通光电举办的2019年第五届5G智能应用高峰论坛暨“恒通光电新产品大会”上发表了题为“5G网络及应用光模块技术”的主旨演讲
王广权认为5G网络需要应用四种类型的光模块:前端光模块、中回程10G/25G/50G光模块、100G长距离光模块和100G短距离光模块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光学模块的选择,包括工作波长、O波段、C波段和色散容限。单波长,WDM波长;工作距离;工作环境、温度和可靠性;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光纤芯数,液相色谱,MPO;;能源效率;成本效益和其他因素
对于前向传输应用场景,5G era将升级到25G eCPRI。主流接口类型包括一个25G可调谐DWDM接口,以应对光纤短缺和提高核心利用率。第二个25G BiDi接口的工作距离为10公里/15公里,适用于CRAN光纤直接驱动场景。第三个25G双工接口,工作距离为300米,使用FP/DFB激光器,主要用在DRAN场景中
王广权表示,WDM方案和光纤直接驱动是目前5G正向传输行业讨论最多的。王广权表示,在比较前向传输网络的不同解决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网络建设成本和生命周期中的维护成本,而不仅仅是最初的简单光模块成本。
在此基础上,中国联通率先完成了G.698.4(原G.metro)标准王广权介绍说,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波长自适应,免配置;单纤双向,对称性好;低延迟和抖动;透明传输,无电层处理;波分复用,波长波,大容量;实现基于导频和消息信道的可管理维护
王广权表示,将G.698.4/ MAN接入WDM技术应用于5G前向传输,可以减少大量光纤资源的消耗,支持点对点(星型)、链式和环形组网。它主要应用于剩余纤芯不足、新光缆困难或昂贵的情况,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关于G.698.4标准的产业化进程,王广权表示,光模块用10G光模块已经开发出来,将批量生产。25G光模块预计将于2020年在H1量产。同时,基于TFF和AWG,几个供应商开发了6/12/20通道单光纤双向合路器和解复用器,并通过系统级测试进行了验证。此外,许多制造商正在为5G前向传输和CPE开发接入WDM系统,即5G目前正在进行商业测试。此外,由中国联通自主开发的包括G.698.4系统功能的统一管控平台正在开发和测试中。
王广权表示,产业链需要综合考虑下一代光网络架构、标准接口、设备类型等标准的标准工作,从整体上引导和推进下一代光网络的标准工作此外,密集波分复用下沉已经成为行业的一个主要趋势。希望业界加快推进相关标准化,尽可能减少光模块的种类,降低网络维护的复杂度,聚合应用,降低成本。与此同时,业界应更多地关注数据中心光互连等数据通信应用场景,尽可能共享一条共同的产业链,并引入更多的设备形式(模块化波分复用等)。)来降低网络的总拥有成本。
最后,王广权呼吁国内产业链各方推进标准化,加大对光芯片模块研发和应用的支持,推进核心技术本地化
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