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透露,目前全国除湖北省外,已有30个省部署企业恢复生产。北京中关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央商务区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节后,将鼓励企业通过网上办公、灵活办公、网上云办公、非高峰出行、非高峰通勤等形式恢复工作。但是,广州最近发布了《关于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的通知》
许多城市将于10日恢复工作在疫情预警尚未解除的情况下,如何平衡疫情防控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仅是企业面临的一个考验,也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考验。也就是说,企业只有在保证员工生命、健康和安全的条件下才能恢复生产,地方政府部门也要发挥好引导、激励和监督的作用。
在北京、广州等地的一些做法,对其他城市有借鉴意义。其中,北京鼓励各种形式的重返工作岗位堪称典范。例如,在线办公室和云办公室不仅可以防止人与人之间的传染病接触,还可以降低企业成本。例如,鼓励非高峰通勤可以防止集群感染。可以说,经济开发区在生活中采取了许多措施,并对员工进行了细致的关怀。
意味着北京企业有序复工不仅显示了灵活性,而且允许企业选择合适的复工形式。它也显示了人性,对员工的关心延伸到生活和心理。更多的安全——通过开展防疫和控制教育、推广红外热像仪测温等措施,可以有效保护员工的生命和健康有了这样的安排,企业管理和防疫就不会互相错过。
和广州企业的复工顺序体现在分类复工、有条件复工、组织领导、服务保障等方面。所谓分类复工,就是采取不同的措施,促进不同行业的企业复工。同时,明确复工条件可以防止因企业复工造成的疫情扩散。从广州的实践来看,它不仅能根据疫情做出安排,还能防止企业堆积和复工带来的风险。
此外,城市要求企业做好八件事——报告健康状况、测量体温、戴口罩、设立隔离观察室、拨打相关电话、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健康教育、加强人文关怀,这些在疫情综合防控中也具有示范意义。虽然这些措施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但更有利于员工的安全,我相信企业能够理解。
企业应在疫情阴影下“有序”复工复产。他们不仅要因地制宜,还要依靠企业的意识。这里所说的“因地制宜”,既要根据疫情,又要根据当地特点。例如,北京中关村大多是高科技企业,更适合网上办公和云办公。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不适合云办公室,现在可能不适合恢复工作和生产。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渴望重返工作岗位,因为许多企业没有福利,但由于推迟重返工作岗位,成本并不低。众所周知,企业是追逐利润的。面对生产经营的压力,不排除有些企业只重视复工而不重视传染病的防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各地不妨像广州一样,出台“重返工作岗位指南”,并明确企业的防控责任。你如何理解
个地方经常提到的“有序复工”?所谓秩序,只是指企业不能急于复工复产,这可能只适合一些企业复工。然后,随着疫情的好转,恢复工作的规模将逐步扩大。地方政府应该对恢复工作和生产的企业给予更多的支持,因为这些企业继续拖延恢复工作或把工作减半,这有助于防治流行病。
“有序复工”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在“不开会”、“少开会”的情况下复工、复产这不仅要求企业改变传统的办公思维,引入在线系统,还要求政府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企业在云中开展业务。如果地方政府为中小企业网上经营提供一定的补贴,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恢复经营,还可以有效防止疫情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