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苗幼苗生长势弱,叶片展开缓慢,新叶灰绿色,叶变厚皱缩,子叶和真叶变黄,地下根变黄,甚至褐色,组织僵硬冻苗的主要原因是苗床温度低,不能满足西瓜根系生长的温度要求。苗床土壤质量太粘,通风不良等影响发根。播种时苗龄太长,移栽时根系损伤太大,遇到地下害虫危害时更容易发生冻苗。为防止秧苗僵硬,应选择疏松通风的菜园土作为育苗苗床。应使用热线或塑料薄膜覆盖育苗。苗床应施用完全分解的有机肥。大田种植应采用高隔深沟。应适当施用穴肥以促进根系生长。移栽前应注意炼苗。选择冷尾温头定植西瓜
2,杂草丛生的幼苗下胚轴细长,叶色浅。原因是室外气温低,苗圃不注意通风和降温,特别是弯曲颈部时,或者草帘没有适当揭开,导致光线不足。在嫁接西瓜苗的过程中,如果温度、光照和空气控制不当,砧木接穗容易过度生长。因此,在苗床管理中,应及时通风降温,严格控制通风和覆盖草帘的时间,以保证幼苗的健康生长。
3,淬苗在育苗过程中,在阴雨天气、苗床光照不足、过于闷热潮湿、床温低的条件下,容易诱发猝倒病。在幼苗开始时,幼苗的根和茎显示出腐烂的斑点,像烫伤的水。然后,患病的部分慢慢变成褐色并变干。幼苗掉在地上,在子叶枯萎之前就死去了。当温度高、湿度大时,在幼苗的患病部位和附近的地面上有一层白色的棉絮状菌丝,传播速度很快。因此,育苗前应对苗床土壤进行消毒,提高土壤温度,通风降湿,增强幼苗的抗病能力。如有猝倒,应立即使用铜铵混合物进行预防和治疗。铜铵混合物用2份硫酸铜和11份碳酸铵(或15份硫酸铵和4份熟石灰),充分混合密封一昼夜;使用时,取1份药液,溶于400份水中,喷洒在叶面上,连续喷洒2-3次(间隔时间为7-10天)或者喷洒1200倍液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沤根苗当土壤温度过低(10℃以下)和土壤湿度过高时,容易发生沤制。主要表现为根部无新根或不定根,根部褐腐,子叶和新叶变薄,黄褐色或乳白色,叶缘焦枯,地上部分萎蔫。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在温床育苗、保持床温在15℃以上、开沟和降低土壤湿度。
5,带帽当幼苗出土时,与种皮一起带出地面,子叶不能及时展开,影响了子叶的光合作用,使幼苗生长缓慢。主要原因是播种后土壤覆盖较薄,种子上覆盖的土壤不能挤压被子叶顶起的种皮。土壤水分不足和土壤温度低影响根和下胚轴的生长,种皮难以去除。因此,育苗时可以适当加厚覆土层,土壤干燥时可以浇水,早上喷水后,当种皮湿软时,轻轻横向推动种皮,使种皮浮起,子叶慢慢拔出
6,白化苗当第一片真叶出现时,子叶和幼真叶变绿变白,幼苗生长停滞。这主要是由于幼苗被冻住、苗期通风不良和床温急剧下降造成的。因此,育苗时应注意适时播种,落实苗床保温措施。白天苗床温度应保证在20℃以上,夜间不低于15℃。通风时应注意不要突然变化太多,以免温度突然变化和幼苗受伤。
7,弱苗西瓜苗的主要特征是子叶小,颜色浅,真叶小,茎干细。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育苗条件差,特别是苗床土壤不肥沃,腐熟有机肥的施用被忽视,苗木严重缺肥。因此,育苗的关键是改善育苗条件,育苗时最好采用营养钵加热措施。注意给基床土壤施肥,适当施用速效肥料,如每立方米土壤施用250克三元复合肥。瓜苗出土后,及时在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或0.2%尿素。
来源:农业材料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