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简单的供求原理来分析茅台,现实会显得相当“不服从”。在政府每逢节日都会增加茅台的数量,而且市场每年都在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在终端市场仍然很难找到真正的茅台。
2年12月27日,贵州茅台发布公告,确定2020年茅台酒的出货量为3.45万吨左右,2019年茅台酒的出货量为3.1万吨,同比增长11%
如果运用常识分析,增加供需平衡,可以有效抑制终端价格,解决“一瓶茅台难求”的市场局面。但真的是这样吗?
经过对大量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认为茅台的举动不仅对稳定终端市场价格意义不大,而且还将揭开茅台长期隐藏的秘密。一瓶
茅台难找:茅台酒厂、经销商和投机商。
茅台的商业模式非常简单。这家酿酒厂生产酒,并通过经销商销售。为了提高经营利润,茅台还在各地进行了自营渠道建设(目前比例极低)。要分析和理解茅台酒的“稀缺性”,我们首先应该从分销系统入手。
在过去两年中,新任董事会主席李保芳投入了大量精力清理经销商团队,强调经销商应“遵守规则”,并将一些经销商从名单中删除。终端市场经销商的“暴动”与茅台酒的现状有很大关系。
截至2019年年中,茅台在中国拥有2530家经销商(2415家),占销售额的95%。由于各级经销商拥有知名的本地客户,经销商也是茅台的重中之重。
在经销商管理上,茅台采用“先付后货”的模式。通过预付款指标的变化,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茅台经销商地位的变化。见图
2019,预付款为112.5亿元。尽管李保芳清洗了经销商团队,但它仍是十年来最高的,而且有尾巴不掉的风险。
2012年增塑剂爆发时,市场情绪低迷,经销商提货意愿下降。当时,茅台通过降低批次价格和减少预付款来刺激经销商的积极性。自那以后,预付款一直在蓬勃发展,各级经销商贡献了茅台酒销售额的90%以上。在
中已经暴露了相当多的问题:
。首先,当市场好转时,经销商很容易“停止销售商品”。虽然茅台已经正式设定了1499元/瓶的终端指导价格,但这个数字对经销商来说意义不大。到年底,53度天妃茅台在一些地区的零售价已经超过2800元/瓶。自从李保芳接任董事长以来,他一再禁止停止销售商品。然而,直到现在,码头仍然很难找到正宗的茅台,政府极易失去对经销商的控制。
其次,在茅台酒市场人气飙升的情况下,一些经销商不再专注于通过零售获取差价的原有商业模式,而是选择与投机者合作,将茅台酒融资化,获得高溢价能力。
2-019年,中粮信托先后发行《天妃2贵州茅台酒投资集体信托计划》和《天妃3贵州茅台酒投资集体信托计划》,共募集资金2.8亿元,预期收益率为9.8%-10%,而2017年《天妃1计划》的预期收益率仅为6.9%-7.1%
募集的资金用于投资贵州茅台酒,贵州茅台酒有升值空间。上述两款产品的管理报告显示,天妃2号信托计划共持有44880瓶茅台酒。天妃三信托计划共持有茅台酒45,646瓶,即两个信托计划迄今已储存茅台酒90,526瓶。其中拉萨歌德项英贸易有限公司以53度500毫升天妃茅台酒的库存(969元/瓶出厂价)认购信托计划的20%
这实际上是一种“杠杆作用”
从这个角度看,茅台酒飙升后,金融投机者利用所谓的“金融创新”将茅台酒金融化并从中获利。从10%的年收入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茅台酒的理财产品是“暴利”
所以,终端市场的价格相当于茅台金融产品的“锚”。当终端价格飙升时,金融产品的收入自然会保持高位。否则,金融产品将无法保证成本。
从这个角度来看,茅台酒的终端价格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供求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市场、财务、茅台经销商管理等相关利益集团的非常复杂的问题。那么,与其他类似的一线白酒企业相比,茅台为什么会成为金融化的主要目标呢?
仍归经销商管理。在增塑剂问题逐渐消失后,当时的茅台董事长袁仁国选择了快速支持经销商,以促进快速增长。
2015年,茅台开始扩大经销商规模。那一年经销商利润增加了7000万英镑。2016年,国内经销商总数增加了131家,达到2,331家。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单个经销商的利润从2015年的260,000英镑增加到2016年的310,000英镑,此后,随着大型经销商比例的增加,这一数字一直在增加。
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了经销商规模。此外,还存在严重的腐败现象(袁仁国已经因腐败被绳之以法)。经销商的管理失控了。经销商和投机者开始联合起来,囤积茅台,掩盖商品而不是销售它们,然后将茅台金融化,使得今天在终端市场很难找到一瓶。
李保芳接任茅台董事长后,虽然进行了大规模的经销商压缩项目,并提出扩大直营规模,但效果至今仍在观望。以今年广为宣传的天猫和苏宁招商为例,总规模为400吨,占全年3.1万吨的1.3%。
显然,李保芳选择了销售体系的“渐进式改革”,短期内不可能触及经销商的基础。
茅台将更频繁地投放市场。茅台能在2020年买到吗?2020年,
199茅台酒的市场规模定为3.45万吨。结合茅台酒的生产工艺,2020年使用的基酒与2016年生产的基酒大致相同。当年茅台酒的基酒总量为3 . 9万吨,占2020年基酒总量的88%。由于基酒与老酒部分勾兑,应消除挥发、损失等因素,在此之前,基酒的市场份额约为80%,此次88%的市场份额使基酒达到最大规模。
此前,在塑化剂和“反腐”等外部环境不明朗的情况下,茅台对基酒生产采取了保守措施,如2015年基酒产量为5.1万吨,比上年减少8000吨。
2016年后,产能逐步恢复到2014年水平,达到6万吨(包括3.9万吨茅台酒和2.1万吨系列酒),但恢复速度相对较慢。2017年,43,000吨茅台酒仅比前一年增长了10%。
这意味着未来2-3年贵州茅台业绩面临的最大压力将来自基酒瓶颈,也就是说,将2020年的投资规模设定在3.45万吨,在未来有点透支。
,也就是说,增加茅台的第一个出发点是保证增长,而不是稳定市场价格。
,那么投资的增加能稳定市场价格吗?
经过分析和比较,我们认为决定茅台终端价格回归正常的主要因素是:
首先,茅台金融化热情的消退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简要概述了如下逻辑循环:经销商和投机者疯狂囤积酒类,将其包装成金融产品,然后用融资清洗茅台酒,从而推高终端价格,然后再反馈金融回报
的循环取决于:
1。茅台现有的经销商体系存在漏洞,使得茅台酒有可能被分批转移到炒货市场;
2。尽管终端价格体系仍然很高,但它尚未崩溃,但风险已经相当大。当宏观经济放缓时,社会总财富的增长将不可避免地下降。理论上,茅台酒的实际需求将会下降。然而,由于金融化的存在,白酒与终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分离。然而,这个价格并没有得到实际购买需求的支持。一旦没有人接受订单,价格体系就可能崩溃。
由于前期价格飞涨,茅台酒仍存在相当普遍的隐性金融化现象。如果有媒体报道茅台酒已经用于贷款抵押,在外部经济压力加大后,这部分白酒将逐渐流入市场,这将影响上述信托茅台酒的收入“锚”。到那时,上述积极循环将是不可持续的,并将不可避免地加速沉重负担价格体系的崩溃。
第二,茅台改革经销商制度的努力
李保芳担任茅台董事长后,虽然他大张旗鼓地扩大了直接业务,减少了违规经销商等手段,但经销商至今仍是茅台的基本市场。
的原因是:1 .经销商先付后卖的模式为茅台提供了充足的现金流;2.茅台集团通过经销商系统稳定了其市场份额,并在旺季和旺季之间设法控制好市场份额,利用经销商形成一定的缓冲来应对危机。
一般来说,经销商和茅台也是利益共同体
袁仁国后期,茅台曾提出利用电子商务来增加其自营份额。虽然最终因腐败而失败,但我们对这一业务的兴衰有着深刻的看法,那就是:它与当时茅台的基本市场背道而驰,很难获得茅台的一线资源。失败不可避免
因此,在李保芳时代,其对自我管理的重视已经从电子商务的直销转移到为大型零售商供货,如线下超市华润万家、大润发和物美、线下天猫超市和苏宁,目的是提高售价。以
为例,目前53度天妃茅台的批发价是956元/瓶,而天猫的批发价是1299元/瓶,涨幅很大。茅台获得利润,提高了利润率。
现阶段,茅台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产能和迫于舆论压力而推迟提价。
李保芳选择的这个政策也符合今天茅台的利益。
如果我们增加上述渠道的份额,理论上茅台可以逐步稳定市场价格。然而,如果我们接触到信托和抵押贷款等金融化行为,如果终端市场价格继续下跌,机构出售将成为常态,并将加剧价格体系的崩溃。
因此,茅台有两种选择:1 .乐观地说,茅台的价格持续上涨,经销商、投机者和金融机构都在追逐利润,渠道仍然很难找到。2.悲观主义、茅台自身改革的内因和经济周期的外因将加速茅台不稳定模式的衰落和去金融化,使普通人更容易购买茅台酒。
在荷兰有一个“郁金香”泡沫,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对郁金香的喜爱不再是最初的东西,而是金融化后破灭的耀眼泡沫。最后,泡沫破灭了,一个伟大的梦想实现了。
这是茅台需要警惕#贵州茅台
截至2019年年中,茅台在中国拥有2530家经销商(2415家),占销售额的95%。由于各级经销商拥有知名的本地客户,经销商也是茅台的重中之重。
在经销商管理上,茅台采用“先付款后发货”的模式。通过预付款指标的变化,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茅台经销商地位的变化。见下图
2019,预付款为112.5亿元。尽管李保芳清洗了经销商团队,但这仍是十年来最高的一次,而且有结束不掉的风险。
2012年增塑剂爆发时,市场情绪低迷,经销商提货意愿下降。当时,茅台通过降低批次价格和减少预付款来刺激经销商的积极性。自那以后,预付款一直在蓬勃发展,各级经销商贡献了茅台酒销售额的90%以上。在
中已经暴露了相当多的问题:
。首先,当市场好转时,经销商很容易“停止销售商品”。虽然茅台已经正式设定了1499元/瓶的终端指导价格,但这个数字对经销商来说意义不大。到年底,53度天妃茅台在一些地区的零售价已经超过2800元/瓶。自从李保芳接任董事长以来,他一再禁止停止销售商品。然而,直到现在,码头仍然很难找到正宗的茅台,政府极易失去对经销商的控制。
其次,在茅台酒市场人气飙升的情况下,一些经销商不再专注于通过零售获取差价的原有商业模式,而是选择与投机者合作,将茅台酒融资化,获得高溢价能力。
2-019年,中粮信托先后发行《天妃2贵州茅台酒投资集体信托计划》和《天妃3贵州茅台酒投资集体信托计划》,共募集资金2.8亿元,预期收益率为9.8%-10%,而2017年《天妃1计划》的预期收益率仅为6.9%-7.1%
募集资金用于投资贵州茅台酒,贵州茅台酒有升值空间。上述两款产品的管理报告显示,天妃2号信托计划共持有44880瓶茅台酒。天妃三信托计划共持有茅台酒45,646瓶,即两个信托计划迄今已储存茅台酒90,526瓶。
在荷兰有一个“郁金香”泡沫,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对郁金香的喜爱不再是最初的东西,而是金融化后破灭的耀眼泡沫。最后,泡沫破灭了,一个伟大的梦想实现了。
这是茅台需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