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已经开始加速,气温也在上升。该国大部分地区将开始繁忙的春耕季节。许多麦田也将进入返青期(从二月底到三月初)。那些错过冬前除草的人必须在这块麦田里除草。
复壮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用于防治麦田杂草,由于杂草数量多,抗药性强,必须加大剂量才能有效,但也容易引起药害,用药时应特别注意。
适用除草剂的选择和配方
麦田化学除草除草剂的选择应根据除草剂的主要杂草种类和除草谱确定例如,当双子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混合时,为了扩大除草谱和提高除草效果,需要将几种除草剂按一定比例混合施用。
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如播娘蒿、荠菜、麦家红、离子草、葎草、藜等。可选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每亩10克,或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每亩1克对于以雀麦为主的
麦田,可选用70%氟康唑水分散粒剂,每亩用量为3-4g对于以
为主要作物的麦田,可使用20%氯氟乙酸乳油,用量为每亩50-70毫升。
对于以看麦娘和菹草为主的麦田,10.8%精噁唑禾草灵乳油的用量为每亩30-40毫升,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的用量为每亩30-40克。对于混有
溴、阔叶杂草的麦田,每亩可混有3 ~ 4g 70%氟康唑水分散粒剂+10g 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将上述配方
与每亩30-40公斤水混合,用手压喷雾器或喷雾车均匀喷洒。
1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施用的大多数除草剂具有正温度系数。当温度低于6℃时,从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不要施用,施用除草剂前后两天不要低于这个温度。在
大风天用药容易造成除草剂漂移。如果效果不好,它还可能被吹到温室作物或其他作物上,造成除草剂损害。因此,大风天禁止用药使用药物时,如果土壤相对干燥,应注意增加用水量。如果有积水,除草剂的药效就会受到影响。
2,小麦生病时不适用
。近年来,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等多种病害或土传病害频繁发生。在使用除草剂之前,确定你自己的小麦幼苗是否生病。如果是病小麦,不要使用除草剂。
3,必须进行二次稀释
有些农民朋友不厌其烦地将除草剂直接倒入喷雾器,随便找一根树枝,搅拌下开始喷洒。这种药物混合的方法非常不科学。因为大多数除草剂产品会带来自己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起到渗透和协同作用,并且通常是相对粘稠的。如果直接倒入喷雾器,它可能会沉入桶底,导致被添加剂包裹的除草剂无法融化的现象。
的正确配制方法是二次稀释法:先在药物中加入少量水配制母液,然后倒入装有一定量水的喷雾器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水,边加入边搅拌,均匀稀释至所需浓度。
不要先倒药后加水,也不要将药物倒入盛有大量水的喷雾器中。结果,可湿性粉剂经常漂浮在水表上或形成小块,这些小块分布不均匀。不仅不能保证效果,而且喷涂时容易堵塞喷孔。此外,药液应该用清水配制
4,避免使用过量的除草剂
有些农民会在杂草丛生的地方喷洒几次除草剂,或者害怕浪费剩余的除草剂,把它赶到后花园,这很容易导致除草剂的破坏。因为除草剂在正常浓度下对小麦是安全的,但是如果它们过量,小麦本身不会分解,容易受到损害。
5,正确处理杂草黄蹲伏现象
施用某些除草剂后,小麦会出现短期黄梢。这是一种正常的蹲伏现象,当小麦变绿时,这种现象可以自行恢复。这种现象不会导致产量下降,但能促进小麦增产,防止小麦因营养生长过于旺盛而影响其生殖生长。没有必要太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