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挑战]目前,老年人“害怕搬回家”
[应对策略]北京市老龄办公室和北京市老龄协会表示,应结合他们的身体状况开展适当的室内活动。当天气好的时候,你可以戴上面具在户外正常行走,尽量不要聚集在一起和别人交谈。由
新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给北京的居家老人带来了新的“挑战”。通州区梨园镇的一个广场舞姐妹微信群最近很忙。几十个老朋友最近都没出门,没事就聊天。然而,在家里呆了很长时间后,我真的感到很压抑:“偶尔出门可以吗?我必须按菜单点菜吗?”
1年28日,国家老年人办公室给老朋友们发了一封信,提倡对老年人进行科学的预防和控制,并成为老年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与此同时,北京的防疫和控制正处于关键阶段。最近,市老年人办公室和市老年人协会也给北京的老年人朋友发了一封信。北京地区特别呼吁老年人戴上口罩,在天气好的时候到户外散步,此外还有一些适当的室内活动,但是要注意不要尽可能多的和别人聚集或交谈。
广场舞不跳舞
之前可以进行适当的室内活动
北京市老年人办公室和北京市老年人协会于2月1日发出“致北京市老年人朋友的信”,呼吁全市老年人要科学地了解疫情,不要太在意,不要惊慌
“北京来信”提醒老年人从权威媒体和政府部门获取信息,不要随意评论或相互转发未经证实的信息,不要相信谣言或传播谣言。同时,一个人应该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一个人不应该参加许多聚会、晚宴、郊游和其他活动,避免拥挤的购物中心、车站、公共浴室、棋牌室、麻将室和其他公共场所。
《北京来信》呼吁老年人养成良好的个人和公共卫生习惯,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并结合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室内活动。当天气好的时候,你可以戴上面具在户外正常行走,尽量不要和别人聚集或交谈。提倡分餐制,注意补充蔬菜和鸡蛋、牛奶、肉制品等。,以达到均衡营养必要时可以补充维生素。
如需外出运输,应采取防护措施,正确佩戴口罩,按下鼻梁上的夹子,保持口罩密闭。应保持手部卫生,避免手接触鼻子、嘴和眼睛,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对于喜欢去公园广场跳舞的老年人,国家新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监护室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病内科主任詹清远建议,老年人应尽量少去人多、离家近的公园,尽量不要聚在一起与他人交谈,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往返。“对于方块舞,我的建议是先停止跳舞詹清源说,跳舞本身可能会增加交叉感染的发生率由于跳舞时耗氧量明显增加,戴着面具跳广场舞时更容易缺氧。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脑动脉硬化等基本疾病的老年人,戴口罩跳广场舞仍有一定风险。有人建议,在疫情得到控制后,每个人都应该开始表演广场舞。
外出归来后,用洗手液或肥皂和自来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抗菌洗手液;要正确处理用过的口罩,不要乱扔垃圾;及时洗衣服和穿衣服,必要时对家庭环境进行消毒。家庭配有温度计、口罩、家用消毒用品和其他观察体温的材料。
家庭护理巡视系统
志愿者帮助空巢老人独居
“桂芬,今天一切都好!通风吗?我在路上给你带了一盘饺子和一些儿童食品。这些天不要出去。告诉我你需要什么,我会带给你。一大早,丰台区和益街的“暖夕阳”为老服务队的刘淑华称她为“老姐姐”杨桂芬,一个孤独的老人
应共29个老服务队,全部为离退休人员。服务对象是15名空巢老人,包括残疾家庭和残疾人,年龄从60岁到90岁不等。疫情爆发后,社区要求减少面对面的接触,因此服务团队了解了老年人的需求,缺了什么,每天通过电话发送什么。它们通常被送到门口,而不是送到门口。
对于独居、空巢、留守、残疾和患有各种慢性病的老年人,国家卫生保健委员会最近发出了《关于预防和控制老年人新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的通知》,要求政府部门充分掌握辖区内老年人信息,关注健康状况,做好健康管理工作北京有一个以家庭为基础的老年人访问服务系统。街道和社区通过社会组织或志愿者,通过电话问候、家访和其他形式,定期对老年人和独居者进行访问。
老年人有不适症状
首次联系社区卫生机构
老年人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第一次如何处理?“北京来信”建议老年人应配备体温计、口罩、家用消毒用品和其他观察体温的材料。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首先联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要时戴口罩,及时到最近的医院发热门诊就医。最好避开医疗的高峰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
《特殊人群预防控制指南(第一版)》还规定,与有可疑症状的人密切接触并有有效保护的人应立即登记并进行医学观察如果有可疑症状的老年人被诊断为肺炎感染了新的冠状病毒,他们的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的医学观察。病人离开后,最后应及时对住所进行消毒。具体消毒方法应由当地疾病控制机构的专业人员或合格的第三方操作或指导消毒前不建议使用住宅。
最后需要提醒老朋友,如果他们最近去过疫区或曾接触过肺炎患者或疑似感染新冠状病毒者,应积极向社区(村)报告,并配合社区(村)做好防疫调查工作。
/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