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Orient IC
物流、盗窃、调查、回收……连接在一起的“调查链”一直萦绕在鲍的心头拥有“抓王”荣誉称号、全国劳动模范和中国改革先锋的他,作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航运物流研究所所长,希望提高物流全过程的安全性和透明度,特别是在中国物流和物联网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上实现零突破。现在,这一切都变成了现实——包的创新团队利用集装箱物流的管道,撬开了北斗与国际市场和国际标准之间的一条缝隙他们还试图将发明和创新纳入三项国际标准,并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探索新的途径。
2年12月,1011,1680部苹果手机被装在上海的集装箱里,运出香港,但当它们到达美国时就不见了。“盗窃、走私、更换包装和港口物流走私等事件几乎每天都在世界各地发生。我和我的同事发明了一套基于星地互动的集装箱物流跟踪监控系统。通过卫星定位、卫星通信和移动互联网,在集装箱门上安装一个电子标签,这样用户就可以控制集装箱运输到哪里,以及集装箱门是否打开了一半。安装传感装置后,他们还可以知道容器内的温度、湿度和振动。包樊棋说,为了实现集装箱物流的可追溯性和可追溯性,中国的创新解决了这个世界性的问题。
虽然中国的集装箱产量、运输量和吞吐量是世界上最大的,但在制定这一领域的国际标准方面,中国人的声音很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发明更难进入国际标准。这也导致了这样一个事实:尽管鲍的成就领先于国际同行,但却无法将其传播到全世界。于是,包带领团队以制定国家标准为导向,沿着“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路线进行技术创新,形成了一系列与这三个创新点密切相关的国际标准。
说明:鲍利用马来西亚皇家海关的实地采访对象进行说明
创新点1:引领国际标准
的制定针对集装箱物流和信息流的分离,鲍团队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并实施了基于互联网的集装箱全球跟踪管理方法和解决方案公司率先将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的创新成果集成到以鲍为项目负责人的ISO18186中,实现了中国在物流和物联网领域领先国际标准制定的突破。
“我们发明了一系列技术,如具有定位和门密封功能的集装箱电子标签、信息交互设备、无线射频接口、低频磁通信定位和唤醒、光纤电缆锁定和防盗等。形成一个以集装箱为跟踪目标的网络包表示,2011年初,ISO18186标准终于在日内瓦正式发布并通过了审查表决。该标准是中国首次将中美发明专利的创新成果升级为国际标准。这也是中国物流和物联网领域的专家率先提出的第一个国际标准。
创新点2:物流跟踪无盲区
针对全球88%的山区、海洋等地区物流信息缺失,没有基站的情况,鲍团队利用北斗独特的通信和定位集成优势,创新物流无盲区实时跟踪监控技术经过多次竞争,北斗定位、通信及相关发明最终将被纳入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打破全球定位系统的垄断。
”我们还开发了基于北斗通信模块和定位芯片的六种跟踪监控智能终端,满足物流监控路径全覆盖、多样化、可视化和便捷化的要求”他说
没有将中国的北斗等高科技技术纳入美国牵头的标准草案。包项目组多次提出将全球定位系统修改为包括北斗在内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增加“卫星通信”和“移动互联”。经过几轮竞争,面对现实,中国的计划终于被采纳了。
创新点3:美国主导的电子印章世界领先的
ISO18185系列标准起源于伊拉克战争中的军事材料监控,但其成本太高而无法商业化以鲍为首的项目创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印章新技术,突破了ISO18185的限制,开始了修订过程,以引领中国相关产业,拓展国际市场。
“我们基于‘移动互联网+云平台+NFC印章+智能手机’创建了一个新的电子印章系统。印章的价格仅为18185年印章价格的1%,智能手机被用来取代特殊手机和固定阅读器鲍说,中国带头提出修改18185国际标准,美、韩、日、俄表示愿意参加中国带头的修改。
包表示,掌握国际标准话语权只是第一步,最终目标是让中国人在监管整个物流过程领域建立的“独特而秘密的技能”走向世界。他说,ISO18186已经被英国、法国、荷兰、丹麦、捷克共和国、沙特阿拉伯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采纳为国家标准。日本和俄罗斯在审查投票中表示,它们将采用该标准作为国家标准,美国和德国也确认该标准已在各自国家实施。这充分表明中国的发明和领先的国际标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此外,全球智能集装箱产业联盟也证明:“ISO18625开启了卫星通信技术在集装箱物流监控中的应用“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王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