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就要到了。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山区的铜鼓县高桥乡高桥村的村干部李和几个村民仍在忙着订购新的大米。干燥、脱粒、包装一袋几百公斤的小米,几分钟就能生产三四袋10公斤的大米,半天就能生产1000公斤的大米。
"我们现在生产富硒大米”李自豪地说,大米经过富硒认证后的价格从每公斤不到2元涨到了5元以上,不仅价格翻了好几倍,而且销量也不令人担忧
然而,几年前,也是在这座山上,土壤无法支撑这里的人们。
位于高桥的偏远山村。它不仅交通不便,而且人口多,人口少。该村365户人家中有1,557人。水田面积只有1167亩,人均不足1亩。大多数年轻人只能出去工作谋生。2017年,高桥村被列为深度贫困村。
“家里只有一小片稻田。以前种的普通大米不能卖,只能留给自己吃。””贫困户王文丽说因为没有技术,王文丽只能在家里种田,而且还要供两个孩子学习,家庭开支也不小
2016年,该村开始引进优质水稻新品种。王文丽也获得了一些高质量的水稻种子。他不想一直这么穷。他拿出一块土地,种植了有机水稻
年第一年收谷后,他第一次亲自品尝。的确,这种味道不同于普通的米饭,更加香醇。在
199的第二年,他将扩大种植面积,在他家的几亩土地上种植有机水稻。2018年,又有10亩土地承包给了其他村民。今年,仅优质大米就赚了1万多元。王文丽的家庭摆脱了贫困看到了优质稻米的前景。2018年11月,该村成立了专业水稻种植合作社和水稻加工厂。
去年初,县里组织专家对村里的土壤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该村土壤属于富硒土壤。这个测试结果在这个小山村引起了轩然大波。
去年,不仅村合作社507亩稻田都种植了富硒大米,而且越来越多的村民也自发地加入了富硒大米的种植。
合作社每年生产30万斤富硒大米,还高价向村民购买10万斤小米,这些都是当地旅游景点早些时候保留下来的。
好山、好水、好米
“普通大米过去卖2元一公斤,但现在经过仔细挑选,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可以卖到几十元一公斤。””李笑着对说道
除富硒大米外,2019年4月,村里成立了马家有专业种植合作社。全村42户贫困户都以直接补贴的形式从工业中分得一杯羹,同时他们也能从在基地工作中获得丰厚的收入。
“我们已经向县里申请了富硒大米基地的认证,以后还会申请马家油基地的认证。”李表示,预计到2020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20万元
好的山和好的水不仅生产好的米,而且生产好的茶和好的药……
”含硒量很高。2019年,全县富硒农产品种植面积将达到10800亩,实现产值1.11亿元。铜鼓县农业和农村局硒资源开发利用中心主任曹长春表示,今后,铜鼓将结合中国富硒土壤的分布,重点打造水稻、茶叶、中药、水果和蔬菜等富硒产业,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今年,高桥镇、齐坪镇等西部山区乡镇通往县城的道路也将正式开通,更多高桥村等小山村将携手脱贫致富,迎来新“硒”的希望(新华社记者闵尊涛、张肇庆、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