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排多少人_军史上一个罕见战例:一个排激战敌军一个师,最终竟然获胜!

1950年1月18日,第二野战军第38师从个旧绕道到红河,截住了向南逃跑的敌人。突然,在尼德村发现第八军第237师试图逃离阿邦渡口

当时,第38师的主力还没有到达,就一个接一个地把敌人追到深山密林中。在与敌人突然遭遇的情况下,该师发出了一个长而紧急的命令,跟随该师的113个团、5个连和3个排,跑去夺取奈德勒山,封锁敌人的逃跑路线。

三排长郭春生带领全排气喘吁吁地登上山脊,看到70多个敌人弓着腰爬上山脊。

郭春生立即低声命令道:“10班在右边,12班在左边,11班在中间,机枪班分别布置在两边;利用雾霭,在草丛中埋伏,装弹,刀鞘,不准乱射枪支;当敌人逼近时,听着哨声,开始一起抓活!”

名士兵聚精会神地注视着迎面而来的敌人,30米,20米,10米...郭春生一声短促的哨响,轻重火器一齐开火,敌人措手不及,就在突如其来的刀阵面前被俘

一个排多少人

郭春生通过对俘虏的审问,知道70多个敌人是237师第739团的第一连,山下都是敌人的师。

接着,他迅速派了一个小组把俘虏送到团部,向上级报告了敌人的情况,并要求师、团总司令包围和消灭敌人的237师的部署。

这时,山脊下的敌人不知道他们的第一连被解放军消灭了。直到双方相距超过10米,敌军士兵终于清楚地看到这是解放军,并赶紧喊道:“不行!共产党来了!”

山脚下的敌人见了见势不妙,连忙准备战斗大约100人,由敌人的大队长亲自率领,在集中炮火的掩护下,组成了一排分散的士兵,希望能发起猛烈的进攻。

郭春生冷静观察敌人的攻击队形,形成只有3挺轻机枪和6挺冲锋枪的交叉火力网,向逼近的敌人猛烈射击敌人在山炮、迫击炮、重机枪和轻机枪的火力掩护下,在非常危急的情况下冲进了三排阵地。

郭春生亲自带领11班出阵地数十米,挡住敌人的进攻冲在前面的40多个敌人进退两难。他们当场死亡,8人受伤。其余的都被俘虏了。

后不久,敌人的第二次进攻开始了,这次进攻是由敌人的首长亲自监督的,大约有2个营的兵力,在重炮火力的掩护下,攻占了三排阵地

变得越来越重要郭春生带领整个排从阵地的前方进入敌人的中间,用机枪、冲锋枪、手榴弹激烈战斗了一会儿,敌人再次狼狈不堪溃败

这时,第三排十多名士兵已经死亡,阵地上的新土被鲜血染红了。整个排中的三挺轻机枪已经击碎了两挺,六挺冲锋枪只剩下三发子弹,而且没有多少手榴弹。

一个排多少人

郭春生从两个步兵班各抽调三名士兵组成一个由他指挥的敢死队田、、、、崔焕楷、俞少子等六名士兵被抽调。

敌人的第三次进攻是在李司令员的亲自指挥下进行的,也就是说,第三排正面临着敌人整整一个师的进攻!敌人首先用炮火袭击了三排阵地。一排排迫击炮燃烧弹落在山脊上。突然烟火弥漫了空气。天气太热,士兵们都哭了,他们的视线模糊,呼吸困难。

郭春生和六名战士冒着熊熊烈火趴在阵地的前沿,全神贯注地盯着敌人的动静其他职业的士兵也武装起来准备与敌人的最后一战。

突然,一群群亡命之徒冲上来接火,他们疯狂地向解放军阵地射击那时,雨下得很大,山火蔓延开来。形势变得越来越危急。

一个排多少人

郭春生看到敌人已经冲到前面,举起最后一颗手榴弹扔了出去,然后大叫“杀!”他带领六名战士与冲上来的敌人肉搏战。

田鑫巧妙地躲在一棵大松树后面,一个接一个地刺伤6个敌人。当他的刺刀刺入第七个敌人的腹部时,两个敌人的刺刀也插入了他的背部背心。

郭春生弯腰去拿被刺的敌人的步枪和手榴弹时,突然看见一个敌人拿着轻机枪朝他射来他迅速向前爬了几步,躲在一棵未燃烧的马尾松树下。

当敌人炮手换子弹时,郭春生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敌人面前。他的右臂握着敌人的机枪管。他的左手抓住机枪的枪栓,右手扣动扳机回到他的怀里。他突然飞起,把机枪射手踢翻了。郭春生迅速把枪转过来,一梭子子弹击倒了六七个,一个敌人指挥官的腿断了。

一个排多少人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战斗机欧亿从阵亡的敌兵身上发现了九发机枪子弹。这样一来,郭春生的机枪就装上了子弹,并通过居高临下的地形,结合决死战士和各班战士的火力,把敌人串联滚下山去。

夕阳西下,也斯兄弟部队第114师沿红河西进到达,中央军后续部队也到达。枪声从四面八方响起。残敌第八军第237师范大学总部被包围在尼德克勒山脚下和尼德村附近的山区。经过三个小时的激烈战斗,中国人民解放军彻底粉碎了敌人的最后一次反击,活捉了2000多名敌军,杀死了300多名敌军。这场战争也在军事史上树立了一个罕见的榜样:解放军的一个排与敌人的一个师作战,并在友军的支持下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199战争结束后,郭春生在第十三届陆军英军模型会议上作了报告。第三排被命名为“郭春生英雄排,能攻能守,坚如钢铁”。郭春生被授予“聪明勇敢的钢排长和年轻的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