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gjiweide
首次设定了网上信息发布的规则,“基于规则”是规范行为的前提和关键措施。
为了规范房屋租赁市场秩序,维护租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会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市交通管理局、市公安局,昨天(北京青年报10月11日)正式发布了《关于规范本市房屋租赁信息网络发布的通知》
发布了虚假住房,设置了各种合同陷阱,强迫租户签署霸王条款,提高土地价格,盗用存款,以及通过暴力和恐吓强行驱逐...租赁市场的这些混乱现象由来已久,需要从根本上加以解决。虽然针对房屋租赁机构的混乱已经进行了几轮整治,但由于行业发展粗放,措施隐蔽,系统性问题严重,相关制度不健全,约束和控制措施相对缺乏,治理效果远未达到预期,实现行业的净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房屋租赁中介服务的核心在于信息的匹配和对接,信息发布是其首要任务。在各种混乱中,发布虚假信息起着基础性作用,也是问题中最严重的环节。为了规范其服务行为,有必要规范其信息发布,让中介服务提供者发布真实准确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消费欺骗和误导,实现权利保护的第一关。与公共栏目、媒体广告等传统形式相比,互联网的工具性介入具有快捷、便捷、高效、经济、传播广泛的优势,已成为房屋租赁信息发布的主要渠道。但与此同时,应当注意到,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渠道,存在着使用面广、监管难度大等缺陷,给后续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为网上信息发布制定规则,实现“基于规则”的行为是前提和关键措施。
从通知的要求来看,除了要求房地产中介机构、房屋租赁企业和员工发布符合相关条件的房屋租赁信息外,同时要求互联网平台依法对房屋租赁信息进行审查和管理,并显示发布机构和企业的信用信息以及合同示范文本,这相当于强化了互联网平台的“第三方责任”。同时,在约束措施方面,也赋予网络平台删除信息、暂停资格和黑名单的权力,使其在保障措施丰富的情况下提高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避免“旁观者”的疏忽和责任
简而言之,有了“发卡”的身份要求,黑中介就可以被挡在门外,减少其生存空间。通过三方对“审计义务”的检查,可以加强信息的真实性,防止出版商自言自语的任意性和随意性。公开“暴露身份”的资格信息更有利于公众的审查和监督,也为自我防范提供了依据。有了“重罚”的责任保证,就等于提高了违规的风险成本和后果成本,迫使行为人产生敬畏。制定网上信息发布规则是规范发布秩序的关键。基于此,订单管理和标准化在房屋租赁市场的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