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是什么意思_新型城镇化有了新模式:开发性PPP研究成果正式发布

ppp模式是什么意思

9年11月29日,由中国金融研究所和中国财政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发展公私伙伴关系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内公私伙伴关系领域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和社会资本代表齐聚一堂,深入探讨和推动公私伙伴关系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市场实践

中国金融科学院公私伙伴关系研究所所长彭成代表研究团队,正式发布了中国创新发展公私伙伴关系模式的第一个理论研究成果——“发展公私伙伴关系导论”近两年后,中国金融科学院公私伙伴关系研究所与北京亚太金融咨询有限公司的联合研究团队对全国发展公私伙伴关系模式进行了广泛研究,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本研究深受中国金融科学院院长、政府与社会合作发展理念的提出者刘尚希的指导。

研究小组认为,发展公私伙伴关系模式具有公私伙伴关系模式的共同属性,是一种标准公私伙伴关系模式。同时,中国的实践表明,公私伙伴关系模式明显不同于传统的公私伙伴关系模式,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和优势。发展型公私伙伴关系模式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人力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和空间发展深度融合,符合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要。

《发展购买力平价导论》首次从理论层面对“发展购买力平价”进行了界定。即发展公私伙伴关系模式(development PPP mode)是指政府与社会资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提供基础设施、城市运营等综合发展服务。社会资本承担主要管理责任和重大风险。原则上,投资回报来自新增加的合作财务收入,并与绩效挂钩,以实现激励相容。

本书从八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总结和研究,建立了发展性公私伙伴关系的理论体系,并对发展性公私伙伴关系的中国背景、国际现状、盈利模式、风险管理、绩效评价和资产利用进行了系统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发展性公私伙伴关系的具体问题以及发展性公私伙伴关系项目的标准化和系统化奠定了基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中国购买力平价研究中心主任孟春认为,该书既有理论前沿,又有应用分析,不仅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还能引起各界对购买力平价的进一步思考。结合发展公私伙伴关系模式的特点,在预算管理等方面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有助于促进公私伙伴关系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前财政部金融司巡视员、中国公私伙伴关系基金前董事长周程悦、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融司副司长王岱宇、政府促进发展司司长夏英哲、财政部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主任等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了发展公私伙伴关系是一项强有力的创新和有益探索,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从区域适应性和改善公私伙伴关系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中国金融研究所购买力平价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华夏幸福基金会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张书峰表示,发展购买力平价项目研究成果的发布标志着发展购买力平价已经从成功的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水平,是发展购买力平价模式推广应用的里程碑。

据悉,研究团队将继续研究和发展发展公私伙伴关系的标准化运作,推进项目试点,促进公私伙伴关系在中国的健康发展。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