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片:罗焕南,1995年1月出生,铜仁市万山区王嘉社区党支部书记2019年,他荣获“铜仁市消除贫困运动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地理坐标
:铜仁市万山区杜丹街王嘉花园
搬迁笔记:
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我一直提醒自己,在撰写“后半页”搬迁扶贫文章的过程中,要做好搬迁群众的“服务员”。
王嘉社区作为万山区承接跨区域扶贫搬迁的主要安置场所之一,已安置了思南、石阡、鄞江、松涛等县18000多名搬迁人员。群众一路搬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他们不熟悉生活,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很容易让大众焦虑。
王嘉社区党支部书记罗焕南(左)与拆迁人进行沟通。
安置点人口众多,后续保障工作繁重,医疗保险和生活津贴衔接等问题较多。“五大体系建设”任务十分繁重。针对这些情况,2018年11月,当我抵达王嘉社区时,我首先每晚带社区党员回家,倾听搬迁群众的心声,收集社会状况和公众意见,并告诉大家“很难找到一个支部”。社区党员干部是每个人的侍从。两个委员会的
名社区干部大部分是从搬迁人员中选出的。他们是重新安置的人的成员,熟悉并理解人们的想法、想法和需要。
我们实行了社区干部“包装片”的网格化管理,每栋住宅楼配备一名党组组长和一名楼领导,充分发挥自治服务群众的作用。推荐和联系工作,办理户籍和医疗保险转移,解决矛盾和纠纷等。,并努力谨慎管理一切。为了给46岁的吴传亮找到一份工作,他是一名重新安置的腿部残疾人士,社区干部何颖跑了四五个单位,最后在铜仁市京凯区的一家企业找到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
惠民政策能否生根取决于干部是否熟悉该政策。为此,我们成立了王嘉夜校,每周举办一次“党员讲党课”活动。我们制定了政策和学习课题,供党员同志轮流讲解和讨论。
为方便群众,创新将支部与方便中心深度结合,共同解决群众在就业、就学、医疗等方面遇到的困难。
-在搬迁社区便利服务中心设立教育岗位,开辟绿色通道,将学生身份转移到其他地方,让搬迁后的贫困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学校上学,从而确保每个搬迁家庭的孩子都能学好。
社区干部参观
-支持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实施首诊后医疗服务,减轻群众搬迁负担,实现医疗机构结算系统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险中心、民政医疗救助等“一站式”服务的“无缝衔接”。,以促进群众的立即解决
为了使搬迁的人尽快融入城市,开展了一些公益活动,如陪同人们去菜市场、乘坐公共汽车和通过红色路灯。以思乡厅、老年娱乐室、群众讨论室、新时期讲堂等场所为载体,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让群众表达对党的感谢。
为了解决就业问题,针对不同年龄的人开展技能培训,涉及服装、鞋、水管工、家政、厨师、刺绣等。,鼓励人们就业和创业;微型工厂工业园区的搬迁已经建成,服装厂、妇女锦绣坊、阿里巴巴人工智能产业孵化空间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引进。越来越多的人在楼上楼下安居乐业。
安徐静,56岁,来自石南天桥镇搬迁前,我的家乡山高路长,生活非常困难,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搬迁后,社区干部动员他在社区开办自己的企业,并设立食堂。生意这么好,他简直不敢相信。去年春节前后,他的总收入每天超过2万元。后来,他动员在广东理发店工作的儿子回到王氏花园开理发店,并与家人团聚。
确保群众能够真正搬出去,保持稳定,变得富有。我们社区的后续服务工作模式和经验可以概括为“三帮一转”,即帮助就业、帮助上学、帮助看病和向公众求助。
我希望未来的王嘉社区将是这样的:群众有稳定的就业,满意的医疗服务,舒适的居住环境,孩子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党组织在服务中的领导作用不断加强,邻居和睦,互相帮助,互相帮助,从而成为一个被群众认可的舒适快乐的地方。(本网站记者李媛莉记录)
编辑:林蒙
编辑:李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