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鸟瞰图
二期主楼效果
二期主楼入口效果
二期主楼和景观效果
屋顶花园效果
最近,在该项目也成为继天津市人民医院改建升级后华辉设计的HHDesign医疗设计团队的又一个创意案例。天津西青医院
工程概况位于西青区杨柳青镇。这是西青区唯一的三级综合医院项目的第二阶段是在医院的原址进行扩建,保留医院现有的综合医疗大楼和卫生管理中心的两座主要建筑。目前的综合医疗大楼将于2008年建成,将承担大部分医疗功能,目前的卫生管理中心将于1996年建成。它目前被用作医疗检查中心和行政办公室。拆除现有的三栋单层建筑:食堂、换热站和变电站
为了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西青医院在现有医院基础上进行了扩建,以增加医院的整体规模和功能该项目全面提升了西青医院的技术设备、服务质量和服务规模。为天津西青区医院的人才培养和医疗资源培养提供了空间,也为良好的医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期工程由7个子项目组成,包括综合医学研究支持中心、传染病中心、临床实验室扩建和输血科扩建、综合大楼放射科扩建、健康检查中心扩建、液氧站扩建、临时热交换站和垃圾暂存站
二期规划总规划
规划战略
如何充分发挥现有综合楼的医疗功能,使医疗过程更加合理,使患者就医更加方便,使医疗工作更加高效?对我们来说,思考设计是最重要的问题。
现有综合楼是西青医院的主体医疗机构。首先,要明确综合楼的主体地位,加强和完善综合楼内部的医疗功能。第二阶段应定位为医疗功能的全面保障体系和保障供给功能。
长期计划
长期计划沿西青路线图
不需要患者参与的功能区(如液体配送中心和消毒供应中心)的鸟瞰图,将在第二阶段从综合大楼移至综合医学研究和研究支持中心。同时,实验室、输血科和放射科将增加到原来的综合大楼。在现有健康检查中心扩建的基础上,行政办公室迁至医学研究综合保障中心,同时,建设单一建筑作为传染病科;面向西青路是医疗功能区,其次是医疗保障区,形成“前店后厂”的空间格局。同时,为长期规划保留了条件。
远期可进一步设想,拆除目前的健康检查中心(建于1996年),建设专科医疗区,如康复科、老年病科、心脑血管疾病科,建立以疾病为中心的特色医疗区,并通过走廊将其与综合大楼相连。形成了“综合医疗区-专业医疗区-保障供应区”的“倒置”结构。实现分区清晰、前后清晰、运动清晰的布局特点。
长期规划战略图
长期规划功能区划图
功能规划
二期以7层医学研究支持中心为主体,共7个子项目,总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
西南鸟瞰图
二期主体建筑功能区划图
二期主体建筑效果图
医学研究中心包括血液透析中心、消毒供应中心、液体配送中心、餐饮中心、科研教学、培训基地、行政办公、图书馆等功能第二阶段有三栋建筑作为医疗区的补充,即综合大楼放射科扩建、综合大楼实验室输血科扩建和健康检查中心扩建。这三个部分延续了原建筑的医疗流程逻辑,并在完成后合并为一个。
办公室入口大堂效果图
血液透析中心效果图
与其他功能合理且极其密集的城市医院相比,西青医院拥有700㎡的荷塘和几个小庭院,使医院区域更温馨友好的表达。计划延续“花园医院”的空间特色,对荷塘进行景观改造,创造亲水性和互动性。以此为中心,公园将形成南北景观主轴线和东西景观副轴,增加景观完整性。
二期主体建筑及景观效果图
屋顶花园效果图
景观莲花池
景观草图
设计感知
在现有校园内,分散有不同规模的支撑和支撑房屋,如变电站、换热站如何在保证医疗工作正常发展的同时,将这些分散的功能整合到新建筑中,取代常规的室外空间,成为本项目的另一个难点。
在检查了建筑现状后,整理出了“改造供暖设施——新建建筑——完善安全体系”的施工流程。整个过程就像“在螺旋外壳中建造寺庙”这也是大多数城市型综合医院面临的新困境。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和非理性扩张,回首过去,大部分医院都是分散的,医疗过程被分散的建筑所分隔,医疗路线漫长,逻辑不清,医疗经历就像迷宫一样。
当高速建设期过去后,冷静下来,如何在现有医院中嵌入新的功能,使整个医院系统清晰、流程便捷,是当前医疗建筑设计中的一个新课题。该项目是继天津市人民医院之后,华辉市HHDesign医疗设计团队对医院进行改造和再整合的又一案例。我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当前的医疗建筑设计困境提供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天津西青医院二期项目
项目地址:天津西青区杨柳青镇
建筑面积:32,000 ㎡(二期项目)
设计团队主要人员:
项目负责人:滕云龙
项目设计:香港觉红、林书玲、马兰斯、赵曼、欧阳泽龙、吴 李尚虹
暖通空调设计:张文帅、姚荣峰、李少雄
电气设计:张跃杰、王玉华、王春文本来源:华辉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