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秀莲,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龙岩乡大库村村民,正在翻新一栋新房子(摄于1月20日)新华社记者陈一凡摄于1月28日新华社南宁报道(记者黄浩明、陈一凡)隆冬时节,桂西北山区寒风凛冽,细雨蒙蒙。邓家屯瑶族邓林超的家中,篝火正在熊熊燃烧。全家人围坐在一起。锅里的腊肉散发出诱人的味道。今年春节,他杀了一头猪来庆祝文章通过后的第一个新年。
沿着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龙岩乡大库村盘山路一路往上走,然后走一条尚未硬化的陡峭山路,可以看到邓家屯,坐落在山顶上,一座座新的木制建筑笼罩在薄雾之中这里住着12个瑶族家庭。邓林超的家是位于
村入口处的一栋两层木结构建筑。“一年结束后,我会在二楼多出来几个房间,再建一个水房和厕所。“他谈到了他的新年决心,他的房子将在半年内修好。
达科塔村是广西一个极其贫困的村庄它位于丘陵地区,山高林密,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山洪、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2018年,该村共有1,568户贫困家庭,贫困发生率为40.56%
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龙岩乡大库村邓家屯,邓秀莲的丈夫赵程斌正在加工木板进行装饰(摄于1月20日)新华社记者陈一凡拍摄了达科塔村最偏远的村庄之一邓家屯的
张照片。由于高山、陡峭的山路和交通堵塞,过去邓家屯只能通过一条狭窄蜿蜒的小道,连马也爬不上去。村民们生动地把上山下山描述为“两头黑”我们黎明前从家里出发。我们从火把开始,然后是火把,然后走向村庄和城镇。天通常很黑邓林超说,这座老房子是用山的原材料建造的,木板做墙,木皮做瓦。四面八方都是风,雨天屋顶漏雨。去年11月,政府修建的扶贫公路到达邓家屯12户瑶族家庭的门前。道路畅通,砖、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可以运进来,群众开始修理他们的房子。如今,邓家屯的群众已经告别了“两头黑”的生活,“木屋”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古老的小木屋。这些小木屋一楼堆满了杂物,外围是石砖。一楼和二楼用厚木板装饰,屋顶用砖和瓦铺砌。从远处看,雾蒙蒙的雨里有一些诗意。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龙岩乡大可村邓家屯村村民邓雍正养猪(照片摄于1月20日)新华社记者黄浩明拍摄了
张照片。如果有办法,就有致富的希望。邓林超父母几代人的数百英亩冷杉找到了出山的路,他的蜜蜂生产的20多箱蜂蜜可以带来更多的人。"完成相关证书后,我可以卖出2000多棵杉木成品."”邓林超高兴得说不出话来在
不远处,我进邓秀莲家之前听到了锯木头的声音。元旦就要到了。丈夫赵程斌和儿子邓雍正在家外面工作,他们都回家了,正忙着对房子进行“大改造”。
“我们在新年前开始装饰我们的房子,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新年氛围。””赵程斌说道30岁的邓雍正在此之前仍然担心他的婚姻因为没有入口,许多年前谈论的一个物体在到达村庄入口之前就被退回去了。自从他过了马路,他的忧虑就烟消云散了。“今年我找到了一个女朋友,开车回家给父母看”邓雍正笑着说道,等装修好房子,他们就要结婚了达科塔
村第一书记黄登松说,公共基础设施差是达科塔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自2017年以来,地方政府已投资1500多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全村将为来自14个村庄370户家庭的1,317人解决安全饮用水问题。所有村庄将开放交通,住房稳定率将达到98.5%统计数据显示,达科塔村248户家庭的957人将在2019年脱贫。目前,达科塔村24户家庭的70人仍未摆脱贫困。贫困率已经下降到2.75%,预计今年将会摆脱贫困。
(责任编辑邱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