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重庆主城区东部,长江从中穿过。长寿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重庆市较早规划布局的综合性化工基地,现有规模以上化工企业近50家。在
中法污水处理厂,12座高活性炭吸附塔非常显眼。厂长李腾告诉记者,活性炭系统对去除化工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有着显著的效果。“虽然活性炭系统的购买和使用大大增加了污水处理的成本,但它能有效地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而不影响长江水质。花的钱是值得的!”长寿区
位于三峡水库的尾部。化学工业主导的产业结构给长江生态保护带来巨大压力。如何在长江经济带实施“共同努力,大保护,不大发展”的战略方向,牢牢“锁定”化学风险?长寿区
委员会秘书赵世庆表示,近年来长寿区提出了“坚决防止一滴工业污水流入长江”的目标,加强风险防控,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推进绿色发展。记者
走访长寿经济开发区,发现主要风险企业在重点设施和厂区修建围堰和应急池,防止废水进入外部环境。开放区有两个区级应急池。一旦企业事故废水进入外部环境,管网出口处的开关装置可将废水引入区级应急池。长寿经济开发区还在园区排洪沟和颜加和下游设置了两个紧急截流门。通过层层拦截,可以有效保证化学污水在极端事故条件下不会流入长江。
为应对环境突发事件,长寿经济开发区设有专门的应急指挥中心。记者在指挥中心看到,大屏幕高清监控可以随时检查重点企业环保设施的运行和排污情况。在紧急情况下,消防和环保部门可以迅速赶到事故现场。
长寿经济开发区环保局局长唐雅江表示,当地政府已建成高标准的“装置级、工厂级、区级、经济开发区级、河流级”五级污水风险防范体系和应急指挥平台,共投资约100亿元建设5座污水处理厂、1座危险废物处置场和1座一般工业废物处置场。 并对关键区域的管网进行了现场可视化,以检查泄漏情况,最大限度地将环境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同时,长寿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再扩大化工产业增量,在现有规模基础上优化存量,支持传统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升级,大力引进芯片、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长江岸边的
长寿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被评为“中国化工十大最具国际竞争力品牌”但是,由于企业尚未整体进入园区,靠近长江,环境风险防范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对三峡库区水质构成威胁。长寿区的壮汉扭断了手腕,筹集了10多亿元进行企业的环境搬迁、人员搬迁和土壤恢复,旧厂区于2016年底永久关闭。目前,长寿区已经关闭了长江1公里以内的18个化工项目。
赵世庆表示,中共十八大以来,全区否决和劝阻了70多个环境风险高、污染治理难度大的项目,总投资约170亿元。没有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