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朝阳区“三个重点”推进“基层建设年”,见实效
朝阳区紧紧围绕区委“基层建设年”工作规划,发挥党建工作的主导作用,深入结合“不忘主动,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 全面提高环境质量、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扎实推进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稳步提高
注重团队建设,夯实基层坚实基础基层干部是行使公共权力最接近群众的使者。它们影响基层治理的现状和未来。朝阳区围绕主题教育“聚焦基层建设年”的要求,努力夯实基础,强化基层,提升能力。对全区基层党支部书记进行专项轮岗培训,加强“朝阳社工”队伍建设,促进基层组织整体完善,确保专题教育延伸到基层,取得实效。为了强化党支部书记的理想信念,实现凝聚力,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的领导作用,朝阳区举办了三次以“不忘进取,牢记使命”为主题的示范培训班。通过“组织部长做党的报告”、“专家学者做报告”和“基层干部做实践报告”三个模块,对900名基层党支部书记进行了示范培训,鼓励广大党支部书记做好党的“宣传员”、“人民公仆”、“社会发展领航员”工作,推动全区各系统开展基层党支部书记轮岗培训。以专题教育为契机,朝阳区继续深化“朝阳社工”品牌团队建设。截至12月,通过公开招聘1144名新的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队伍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并完善了“朝阳区社区工作者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区级培训涵盖2010年社会工作者。
注重改革创新,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为了让群众感受到专题教育的有效性,朝阳区注重居民的实际需求,不断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居民自治能力,加强共同经营和治理,共建共享,不断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与“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牢记使命”的教育整改要求相反,朝阳区深入开展基层减负增效工作,在区一级设立专班,解决基层减负工作中突出的形式主义问题,建立朝阳区社区相关表格审核备案的临时工作机制,真正“解放”社区完成各种表格,更好地关注其主要职责和业务。我们要做好党领导“打官司办案”工作的实施。研究制定党领导“打官司办案”和“1+1”运动的工作计划。我们将推动“打官司办案”运动深化为“打官司办案办案”。全区将听取居民意见,自上而下全面整改。环境将得到改善,秩序将得到改善,群众的满意度将得到提高。针对公众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朝阳区形成了以党建为主导的“四管四合一”的物业服务模式,成立了全市第一个物业管理协会,引导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完善多党联动服务机制,成立了朝阳家园物业公司,已迁入26个街道和乡镇的部分旧住宅区,覆盖5208户家庭,受益人数超过1.8万人。
注重精细化管理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在
专题教育期间,朝阳区着力抓好非资本功能救济和特大城市治理,加强源头治理和动态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朝阳区将注重空间、环境、文化、管理、服务和参与的“六要素”。建设惠新西街33号医院、西柏河西丽小区等42个全要素居住区,推进居住区有机更新和软硬件同步升级。以建筑和庭院为社区治理的基本单元,制定评价标准,建成全景建筑和庭院257座。以小麦店、望京、东湖街为主要阵地,探索建设“国际生活大家庭”,建设一流的国际社区。通过太阳宫八河文化公园、十八店横街子公园、崔各庄黑桥公园、平房区方平公园、小红门方林公园、莱光营区朝来森林公园等公共项目的建设,政府不断推进农村生活环境调整和改善的实施。针对农村长期存在的环境问题,对785个农村公共厕所进行了改造,对47个未被拆除的村庄直接排放污水,对1738个未经批准的建筑工地进行了拆除,对11块贮土地块的地上建筑和裸露垃圾进行了拆除和清理,将农村生活环境的改造转化为建设美丽朝阳的具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