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加强生态治理_市政协委员李生龙:加强环保法治建设 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法治建设,以提高生态环境管理水平——在今年的两会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市委常委、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圣龙提出了相关建议。李胜龙告诉重庆日报记者,经过一系列调查,他发现虽然我市在防治污染的斗争中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功,但在环境保护和法治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

”呼吁说,我们在环境资源领域缺乏一个工业调解组织。同时,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环境污染纠纷解决的有效性和环境公益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的积极性。”李胜龙表示,此外,生态保护责任还存在未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生态恢复应该是我们的共同责任然而,目前,政府仍然是我市生态保护的主要责任者。企业生态恢复的责任已经成为政府的责任,降低了企业违反环境的风险成本,增加了政府的恢复负担和责任。还有一些人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法治意识薄弱。他们不懂法律,不懂法律,不遵守法律,不使用法律,等等。“

为此,针对解决环境纠纷和确定环境损害后果的困难,李圣龙建议,在有效规范环境执法的基础上,推进专业调解平台建设,建立环境资源行业专业调解组织,鼓励和支持环境资源评估机构有序发展,尽快建立市级环境公益诉讼基金管理规则,如建立专项环境公益诉讼补偿账户等。

其次,在推动社会形成环保合力方面,李圣龙建议,希望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行政执法与环境正义的衔接机制,构建环境保护、土地、农业、林业、水利等领域行政执法与司法机构联合合作的工作模式。

此外,在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应建立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生态环境恢复机制。要注意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支持培育一批生态环境修复专业企业,吸收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构建多主体的生态修复机制。要进一步引导群众牢固树立环保理念,增强守法意识,努力营造人人、处处、时时谈论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