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中小学校体育馆。《意见》要求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全面向公众开放,支持中小学校改革学校体育场馆的社会渠道,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免费向公众开放。在2018年开放的14所学校的基础上,2019年将开放35所新学校(36个校区),2020年将开放35所新学校,2021年将开放29所新学校,到2022年底,厦门所有符合开放条件的公立中小学将免费向公众开放。不具备改革条件的学校也应确保在业余时间和假期向教师和学生开放。
《意见》还要求学校体育馆也应逐步向公众开放并给予补偿。新建学校体育设施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向社会开放的需要,确保建成后同时向社会开放;鼓励引进专业组织经营和管理通过购买服务向公众开放的体育设施。
每个区安排2个左右的公园升级改造为体育公园
《意见》还要求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全民健身推广项目,每个区安排2个左右的公园升级改造为体育公园
在因地制宜建设体育设施方面,《意见》要求建设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健身路径等体育设施。合理利用公共绿地和市政用地,利用闲置土地收购储备临时体育设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并按协议享有相应权益。鼓励利用社区和社区公共空间试点建设一批空间密集、方便实用、性价比高的24小时无人值守智能体育馆,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便捷的健身需求。
根据计划,到2022年,厦门市常规体育锻炼参与者比例将达到45%,身体素质达标比例将达到92.5%,初步实现体育锻炼的普及、体育锻炼的生活化、体育锻炼设施的便利化、体育锻炼的科学化、体育锻炼服务的智能化和体育锻炼组织的社会化。
文章来源:厦门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