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体育中考标准评分_《西安市全运惠民工程实施细则》印发 到2021年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 建成“15分钟健身圈”

199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将在陕西省举行。主会场Xi安将承办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和大部分比赛项目。12月3日,记者从市政府获悉,Xi“安全交通、惠民工程”实施细则正式发布。本市将抓住举办第十四届全运会的重要历史机遇,全力推进交通运输和全民健身工程建设。总体目标:到2021年,人均体育面积将达到2平方米以上,达到

。《实施细则》提出了总体目标:到2021年,全面覆盖市、区(县、开发区)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建成人均体育面积达到2平方米以上的“15分钟健身圈”。全民健身活动已经广泛开展,“我想参加所有运动”的主题已经深入人心。群众的健身意识普遍提高了。全市定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已达50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50%以上。优质国际体育赛事数量显著增加,体育名城建设成效显著。市、区(县、开发区)和街道镇三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较为完善,全民健身活动场所覆盖城乡,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超过2.4万人,占全省总数的24%;市、区(县、开发区)两级全民健身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站点覆盖率,测量主任达到23万人,占全省总量的23%设施建设:2020年新增78个社会足球场馆

个,实施多元化体育设施建设,全面建设“15分钟健身圈”我市将加快Xi安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设和Xi安城市体育公园升级改造。它将于2020年6月底达到竣工验收标准,并将于2021年4月测试并投入使用。推进区县“四个一”工程建设按照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标准,到2020年,全市各区县将实现场馆建设“四个一”目标(一个体育场、一个全民健身中心或社区健身中心、一个户外运动场馆、一个全民健身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站)

大力实施足球场馆建设,到2020年增加78个社会足球场馆实施公园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新建规划建设公园、广场,因地制宜选择配套健身器材和全民健身设施;对于尚未实施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的公园和广场,全市每年应选择1-2个公园和广场进行升级改造。

推进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旧厂房、屋顶、街道花园、人防场馆等城市免费场所,改造建设一批社区健身设施到2021年,全市将新建2-3个社区健身中心、20个多功能社区运动场和10个全民健身室内体育馆。加强全民健身路径建设。2021年,在确保全市所有行政社区和村庄全民健身路径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居民区和自然村的覆盖面将不断提高,以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

同时,全民健身绿道建设将得到广泛实施,充分利用沿江、山区资源以及各种步行道路、慢行道路、景观道路等。通过铺设塑料、彩色沥青、设置标志和标记等形式,规划和建设全民健身绿道,将步行和自行车运动融为一体。到2021年,全市健身绿道总数将不少于300公里。健身场所:鼓励每隔

年免费或低价开放商业场馆。该市将促进公共体育场馆的开放,并提供更多的大众健身场所。市、区(县、开发区)两级体育行政部门和厂矿企业要全面落实公共体育场馆开放要求,延长开放时间,提高服务质量;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商业体育场馆在不同时间免费或低价开放,为大众健身提供更多的场所。通过试点等形式,推进学校体育场馆有序开放,逐步扩大规模,争取全面开放。

建设高质量的国际体育赛事,为Xi安引进更多高水平的国际赛事以推广Xi国际马拉松、城墙国际马拉松和女子马拉松为起点,制定了“建设体育名城三年工作计划”,积极引进更具影响力的国际体育赛事。采取“体育附加”的形式,同时举办竞赛论坛和峰会,促进交流与合作,不断丰富和提升竞赛的内涵和国际影响力。此外,区县品牌竞争将全面推进。在“一区一县一体育品牌”的基础上,各区(县、开发区)将进一步创新理念,不断提升现有品牌竞争的影响力。结合Xi安国际大都市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体育赛事。全民健身:全年不少于5次市级示范活动

《实施细则》指出,我市将以“我想参加全民健身活动”为主题打造大众品牌活动首届全民健身大会将在Xi举行。同时,在“舞动长安”全民健身技能大赛品牌竞赛的基础上,挖掘足球、篮球、羽毛球等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在全市举办联赛,示范带动群众体育活动的发展。结合春节、全民健身日(月)等时间节点,联合区(县、开发区)及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活动,营造“全民体育、全民体育惠民”的良好氛围,促进全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全年在各区(县、开发区)开展不少于5次市级示范活动和不少于10次示范活动。

积极在全市推广和普及广播体操,开展工作场所健身工作。《学生体质健康国家标准》和《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的实施,将使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健康行为模式的形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年轻人的体育爱好,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发展1-2个体育爱好,这些爱好可以伴随他们的成长,有益于他们的生活。积极发挥“青春阳光体育”等青少年体育品牌活动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学校体育,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形成终身热爱体育健身的良好习惯。

非常重视特殊群体的身体健康。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各级部门每年围绕“全民、全民惠民”的主题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少于5次,参与者不少于2000人为保护干部、工人、青年、农民和少数民族的健身权益,政府工作委员会、人民委员会、农业、工会、共青团等部门牵头开展了第九套广播体操的普及推广工作。每年,围绕“全体人民、全体人民、全体奥运受益者”的主题,为全体人民开展不少于5项健身活动,参加者不少于5,000人(少数民族不少于2,000人)健身指导:免费开展日常全民健身监测服务

开展健身指导服务,为群众科学健身提供保障积极完善市、区(县、开发区)两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监测站建设,到2020年实现全覆盖积极扩大国民体质监测辐射区域,在体育场馆、公园、社区中心等区域设立一批国民体质监测点,免费为群众开展日常国民体质监测服务积极引导群众科学健身,逐步建立个人健身档案,推广运动处方,全市测量主任达到23万人

推广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活动,在全市干部职工中率先开展标准测试竞赛,推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全市的推广和普及并开展科学健身指导“五进”活动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使科学健身指导进入政府机关、企业、社区、村庄和学校。市级示范活动每年至少举办13次,各区(县、开发区)至少举办3次本级示范活动。推进体质与医疗疾病管理和卫生服务相结合的模式,推进全民健身和国民健康的深入融合,开展医务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互补培训,更好地为群众科学健身服务组织网络:全市每年培训1000名以上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

名,进一步巩固市、区(县、开发区)和街道城镇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各级体育组织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完美体育组织按照“4+X”模式(即四个综合协会,即普通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老年体育协会和农民体育协会,以及几个单项体育协会),应努力规范市、区(县、开发区)各级体育协会的管理。到2020年6月,每个区(县、开发区)必须按要求建立四个综合协会加强对体育社团的支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促进体育社团发展。

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队伍建设结合群众需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范围、内容和形式将不断扩大,全市每年至少培训1000名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每个区(县、开发区)每年受训人数不得少于80人;根据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标准》,应结合市场需求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培训。结合第十四届全运会的筹备工作,打造一支覆盖面广、执行力强、服务意识强的体育志愿者队伍,为确保第十四届全运会的召开,促进我市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完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的能力水平,以及参与全民健身指导和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智能平台:到2020年打造“智能体育健身经理”

,大力倡导“全民配送、全民受益”的理念,继承和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体育精神积极争取全国体育健身模范城市、模范县,开展“体育人才”、“大众化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早晚训练示范场地”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挖掘Xi传统体育文化,推广传统体育赛事,开设专门的体育电视和广播节目,制作健身视频、知识卡片等。讲体育故事,普及体育常识,提高人们的体育文化素养结合体育赛事,开发具有Xi特色文化的体育创意产品

同时,结合建设“智能Xi安”和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目标,到2020年将建成一个集体育场馆、体育赛事、全民健身组织和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于一体的“智能体育健身管家”平台,实现城市各类体育资源的精细分类、整合和管理,有效解决“去哪里健身、谁健身、怎么健身”的问题

《实施细则》明确,各区(县、开发区)要将全运惠民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预算,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整合项目,统筹保障市级各部门要根据职责和任务,研究制定配套措施,确保工作扎实推进。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建设各类体育设施,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良好机制(Xi安报全媒体记者张端)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