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主任为村霸_村主任变身“快递哥”,让土特产走出大山

村主任为村霸

罗辉在展览会上推广乡村本地商品

”张记者,你能帮我们推广一下村里的“微店”吗?

3年,重庆晨报上游记者多次见到罗辉,对他非常了解,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开门见山”。"也因为他成熟了,记者能感觉到他的一些变化:例如,他的头发变薄了,他的手变强壮了,他的手有更多的老茧,他的皮肤变暗了,等等。

罗辉是巫山县双龙镇东桥村的村长,是全镇乃至全县最年轻的村长。当谈到这些细节时,他笑了,“你说的与一件事有关,那就是村里的“微型商店”,也就是当地产品部“

因为每天都要抽真空包装,开车,马要收货,不停的送货,力量大,老茧自然形成自2018年7月村里的小店“巫山双龙镇土特产经营部”开业以来,一切都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私家车

东桥村位于深山之中。1月8日下午,这里还下了一场小雪。为此,罗辉专门派了一个朋友圈“薛瑞兆丰年”

走下公路,但在到达村委会门口之前,一个名为“巫山县电子商务便利服务站”的“邮政绿色”标志映入眼帘。这所房子也是手术部的所在地。罗辉租了两个房间作为货物转运仓库。

雪不太厚,也没有被车辙痕迹覆盖。这一天,罗辉仍然不得不通勤于巫山县城和东桥村之间。他的车带走了七八件快递物品,给村民们带来了一些网上购物物品,还把大豆从村子里带给了北京的顾客。

大豆、干白萝卜、芜菁、蜂蜜、黄花、豆豉、黄豆瓣酱、胡豆瓣酱和红薯皮。这些山货和当地的货物被他用手运到县城,重庆、上海和北京的所有地方,因此村民们的钱包鼓鼓的。他的私家车已经是专业业务部的“快车”。他将把它带到快车点,顺便帮助村民们搭乘快车。这种情况从2018年一直持续到现在,“我以前不必每天都回到村子里,现在我必须每天跑步。”

土特产走出大山

罗辉说:“借助互联网平台,帮助村民在农村销售土特产,让高山地区原有的生态优质土特产走出大山,走向全国。罗辉出生于1978年。他早年去广东工作。他选择这个项目是因为他熟悉电脑,也因为他看到村子里的许多本地产品“无法出售”。"

马铃薯不能外出食用,逐渐破碎、腐烂;甘薯粉太多了,好几年都吃不下。萝卜放得太久了,终于长出了“棉虫”...这些细节都传达了一个信息:村子里有足够多的当地特产,如果有人能卖掉它们,它们就能创造价值。就这样,罗惠开设了当地特产业务部

门到门接收、包装、交付、通信和售后服务...这是运营部的日常工作。它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需要很多货物,而且需要在不同的地方、邻近的村庄甚至更远的地方收集。

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我曾经独自一人是主要玩家,现在我有5名“雇员””说到这里,罗辉有点“骄傲”。他说,运营部目前的年销售额约为50万元,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东桥村

户籍人口2400多人,全年有400多人在家。这些人通过罗辉经营部以市场价格出售山货和土货,从而增加了收入。东桥村

# 8社区的石安正曾经是一个贫困家庭,现在已经成功脱贫致富。不久前,他卖了1000多元的黄花和土豆果实。他笑得合不上嘴。"我从未想到他能卖这么多钱。""东桥村

第四社区聂宗翠做了一种独特的豆豉."他过去常常自己做饭,但现在他把它卖给了上海、广东,并有回头客。“她曾经做了四五百元的豆豉,货卖完了,脸上也开心

重庆晨报,上游记者张旭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