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减持限制比例_扣非净利连续8年亏损!前脚套现近8000万元 大股东又欲减持6.05%

问:连续8年亏损不得擅自转载

大股东减持限制比例

扣除非净利润。控股股东在回购期间兑现了近8000万元人民币,现在放弃了6.05%的减持计划...

1年1月16日,袁可立(600478)股票以5.25元收盘,下跌6.58%1991年14日晚,袁可立披露了一项减持股份的计划。公司控股股东袁可立集团计划通过集中招标、大规模交易和协商转让的方式减持股份。三个月内拟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1亿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6.05%。

1年1月15日,袁可立开盘小幅走低,随后是直线上拉式上下密封后来,一些媒体报道称,在披露控股股东减持计划后,股价上涨,因为如果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接受要约,它将超过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钟发平。

,1月15日晚,袁可立发布澄清公告,称在与公司第二大股东吉利科技初步核实后,没有计划通过这一减持计划积极寻求对公司的控制权。

同时,公司表示,控股股东袁可立集团和实际控制人钟发平共同持有上市公司21.15%的股份。本次减持计划完成后,持股比例不低于15.1%,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任何变化。回购期间,

199名控股股东兑现近8000万元人民币。事实上,早在2019年,控股股东就减少了持股。2019年10月15日,袁可立集团以每股4.02元的价格减持股份1.19%,套现金额为7897.91万元。至于减持的原因,是由于自身的资本需求,而这次6.05%的减持计划仍然是自身的资本需求。

大股东减持限制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当控股股东在2019年10月15日减持时,是在公司回购计划期间。

公告显示,袁可立曾在2018年提出回购计划,在12个月内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亿元、不超过2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每股6.28元。

但截至2019年10月22日,上述回购期限届满时,公司已回购625.95万股,总成本为2422.21万元(不含交易成本),仅完成1亿元最低回购限额的四分之一左右。针对

,袁可立解释说,主要是由于公司融资困难和一定的流动性压力,应优先满足营运资金需求。以及一些子公司的扩张,增加了公司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的实际资本要求。

连续8年扣除非净利润和亏损补贴,以帮助其避免ST

大股东减持限制比例

数据显示,袁可立的主要业务是电池材料、动力电池、民用电池和混合动力系统组件近年来,公司业绩一直不佳,甚至连公司扣除非净利润也连续8年为负。

财务报告显示,2011年,公司收入达到23.8亿元,为上市以来最高,而目前归属净利润仅为1560万元,不包括非净利润为-2297万元然后,它陷入了“输了一年,赚了一年”的怪圈1992年012月至2017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794万元、663万元、-4594万元、746万元、-2.12亿元和2202万元,同期非净利润扣除为负2018年,上述“怪圈”终于被打破。本期净利润为2172万元,实现连续两年盈利,但扣除本期净利润仍为-1.45亿元。进入2019年,袁可立再次出现亏损,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97亿元,不含非净利润的净利润为-2.06亿元。

,也就是说,如果亏损持续到2019年,袁可立将扣除非净利润,否则将连续9年为负...

表示,公司的净利润依赖于非经常性损益,按照“一年亏损和一年利润”的精确节奏,巧妙地规避ST的背后,非经常性损益从何而来?

根据财务报告,2015年至2018年,计入公司当期损益的政府补贴分别达到1.59亿元、2417万元、2.4亿元和6639.63万元。显然,在获利年度,补贴已成为公司最强有力的支持群体,以避免受到科技攻击

3年损失了60%,甚至它自己的“pit”

大股东减持限制比例

也表现不佳,股票价格继续下跌。2015年5月,其股价一度突破18元(以前是恢复权力的权利),但现在还不到6元。在此期间,公司为了员工的利益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

2015年6月初,职工持股计划一期从公司控股股东袁可立集团转让845万股,交易价值约1.8亿元,平均每股交易价格21.27元。2016年5月,实施“10比5”高转让后,相应的持股成本降至每股14.18元

然而,一旦公司股价一次又一次下跌,员工持股计划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延续到2018年5月。由于不能再续延,与员工持股计划相对应的资产管理计划持有的所有股份均出售给公司控股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交易价值为每股5.60元,交易价值为1267.5万股。

这也意味着上述员工持股已经损失了多达60%三年...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