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前,凯瑞房地产研究公司(Kerri Real Estate Research)发布了2019年百强住宅企业新价值报告卡,称去年1-12月百强住宅企业新价值超过9.7万亿,比2018年下降了约10%。从全年征地情况来看,28家企业新增1000亿元,16家企业新增超过2000亿元,碧桂园、融创、万科新增超过5000亿元,位居前三。业内人士认为,去年的保险费率很低,拍卖费率又回到了高水平。在“土地价格底线没有下降,预期下降”的背景下,2019年住房投资延续了2018年以来的谨慎趋势,预计2020年土地收购将保持谨慎。溢价
下降,周转率上升。全年土地周转率最低为
2-019年土地周转率恢复到近十年的低水平。低溢价和高周转率预示着当前土地市场的严峻形势。虽然城市地价没有明显下降,但总体平均价格显示出价格调整的迹象,总体趋势不容乐观。
克尔-鲁伊斯房地产研究报告(Kerr-Ruiz Real Estate Research Report)认为,尽管年末周期性回升最终发生在去年12月,但市场成交量环比大幅上升,成交量环比分别增长15%和41%。然而,土地拍卖规模的增加并没有有效地推动地价的回升。当年12月份的保险费率为7.7%,比上个月下降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开发商并不热衷于高价收购土地。服用
的速度先增后减。第四季度,
明显停止。去年下半年投资进一步收紧。近30%的住房企业在第四季度没有收回土地。数据显示,全年100强住宅企业对土地的销售比例为0.34,比11月底下降0.02,延续了从2017年高点持续下降的趋势,并在2019年和2018年保持较低水平,保持谨慎态度。从梯队来看,前10名和前21-50名住宅企业的年土地销售率保持在0.3左右,低于前100名的平均水平。然而,前11-20名和后50名住房企业的土地收购销售比率全年保持在0.4以上。由于他们各自的“争夺股份”和“生存”要求,土地征用相对活跃。
从投资节奏来看,全年呈现先增长后抑制的趋势,住宅企业投资在第四季度明显停止。从单个月前50家住房公司与当地市场的销售比率来看,自去年9月以来,这一比率一直保持在低于0.3的低水平,大大低于去年上半年的平均值。
前100家住房企业中近50%的土地收购量同比下降
。在土地收购总体谨慎的情况下,2019年前100家房屋企业的土地收购量中,49%同比下降,其中50%同比下降30%以上,显示出清晰的谨慎态度主要集中在“一个头一个尾”上:在前10家住宅企业中,只有中海、格陵兰岛和岛津同比分别增长了22%、18%和20%。前50名后的住宅企业受到资金不足和自身规模的限制,在征地方面的优势不大。此外,金科、绿城、金茂等全年土地收购量增长25%以上,表现较为积极。土地储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补充。在保证运营能力的前提下,未来业绩有望达到更高水平。资料来源:公共证券新闻